東土人間,大洪治下chun沽城,羅貓忙個不休。
他是城中‘威德祠’的知客,平ri裡專責引領信徒祭拜真君,若有人相詢,他會把佑世真君匡護凡人、布惠人間的事蹟做仔細講解。
早在三百多年前,‘屠晚’劍仙蘇景之名就傳徹大江南北,再經皇家建祠、帝王奉位,百多年經營下來,威德祠當真好香火,riri人流如織,進香許願、酬神還願,信徒往來不休。是以羅貓平時都很忙。
而今chun的年景不好,東土南方水澇成災,城中聚攏災民無數,朝廷開倉放糧、威德祠也託佑世真君之命布粥施衣,廣賑災民,羅貓就更忙了。
可是今天,羅貓有些心不在焉,忙碌之中總忍不住把目光飄向站在大殿門口那兩女一男:
兩個女子,一個看上去二十出頭,少婦人打扮,本是中上之姿,只是兩隻眼睛離得稍遠了些,由此打了個折扣,只能算是普通長相;
另一個十六七歲的年紀,少女模樣,五官jing巧容貌俏麗,尤其難得的是她天生了一副明媚笑容,微笑之際光豔燦爛,實在惹人心動。
同行而來的男子則是一條大漢,身似鐵塔、黑麵冷目,身著一件鵰翎大氅,那份攝人氣勢羅貓平生僅見......忽然間,羅貓福臨心智,又轉頭向著殿上神龕望去。
所有威德祠皆有朝廷興建,無論哪一座都氣象非凡,大殿兩側,九十八頭天鴉仙兵分列,神臺正中三人供奉,中間那個自然是身背長劍、英武不凡的佑世真君。左首為凌霄大將,以黑鷹本形成塑;右手則是託山大將,相傳這位將軍本是千年松鼠修行得道,以道像而立。
據說,這大殿上的神位佈局,就是當年佑世真君第一次相救真頁山城、施法備戰時的情形。
羅貓目光梭落處,正是真君左首凌霄大將,小小知客心中暗忖:是了,門口那條黑大漢的氣度。與凌霄大將頗有幾分相似。
其實三個人長得如何,羅貓倒不是特別在意,真正讓他納悶的是,這三個人上午時就來了,到現在天將黃昏。還沒有離去的意思。可他們不上香、不拜神,就在門口站著。
少夫人和黑大漢還好些,偶爾會交談一陣、有說有笑,那個明媚少女卻魔障了似的,就那麼直勾勾的望著真君大像,面帶笑容幾不動一動。
只是中午威德祠施粥時,少女跑前跑後。著實幫了許多忙,待施粥過後她又不動了,繼續呆立看真君......
“成了,看一天了。見了泥胎尚且如此,見到真人你還不得把他一口吞了。”兩眼離得稍遠的少婦人終於不耐煩了,相勸、也是調笑。
少女聞言眨了眨眼睛,笑容真正綻開、那份明媚更盛。耀得旁人眼前一亮。
少婦人口中嘖嘖有聲:“去了莫耶百多年,再回來時整個人的神氣都變了。我看了都恨不得捏一捏你的臉蛋,要是他見了,怕是會一口吞了你。到時我擦亮眼睛盯著,看你倆到底誰吞了誰。”
“除了吞還是吞,改不掉的蟾蜍xing子。”明美少女笑出了聲音:“什麼時候去趟離山,讓白羽成和他的皇帝玄孫兒說一聲,在龕臺上再添一位蹈海大將,蘇鏘鏘身邊少了裘大都督,看著總覺缺了些什麼。”
小金蟾青雲撇了撇嘴巴:“裘平安那副樣子上神臺?十成信徒見了,立刻走了八成。”
不聽搖頭:“不怕,捏成泥鰍本相,就看不出混橫兇惡了。”
小妖女不聽剛剛從莫耶回來,她在家鄉耽擱百多年,具體發生什麼也未細講。
當年蘇景去西海,跟著摩天剎鐘聲傳遍世界,再後來蘇景消失不見,雖然不敢就此肯定,但旁人也大都能猜到,他多半是進了摩天剎。
不聽返回中土,想去看看蘇景,不管能不能見到,總是要去西海一趟的,正好小金蟾也想去碑林探望小泥鰍,兩人結伴而行。
就算她們神通廣大,畢竟還是兩個女子,大黑鷹義不容辭做沿途護送......不久之後天sè沉黯,暮鼓響徹全城時,威德祠再告施粥,不聽又自告奮勇跟著幫忙,隨後拉上小金蟾:“咱們先走,夜裡再來。”
小金蟾詫異:“又來?還來做什麼?”
“那蘇景像不對勁呢。”
“哪裡不對,我看還不錯,再怎麼說也是泥胎塑形,哪會完全一樣,神氣有了也就是了。”小金蟾說道。
不聽卻不理那套,執意要等夜深人靜時再來。
子夜時分,當值今晚為神君更香的羅貓忽覺一陣yin風席捲,當即打了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