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既沒見過皇帝,也沒見過王子。直至如今,羅彥見過最大的官恐怕就是吏部那個郎中祖孝孫。
對於李世民的到來,羅彥無比期待。
第四十五章 萬人空巷迎凱旋
七月初六,長安城萬人空巷。
在這一天,李世民帶著他的部屬,要班師回朝了。
對於自己即將要抱緊的大腿,羅彥自己當然不會放過這樣湊熱鬧的機會。至於自己的編修工作,呵呵,沒看見一大早上這編修院請假的官員就有十之五六。歐陽詢看見這走了大半的人,無奈之下,只好私自做主,以大軍凱旋值得慶賀為由,連值守的人都沒有留,全都放假。
按說這私自放假不合規制,但是今天要迎接的是誰?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要不是有言官攔著,李淵都要去明德門迎接李世民了。所以,對於手底下這些官員偷偷摸摸幹這事,李淵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怪罪。
反正羅彥聽了這訊息,連原本的請假都不用了,直接奔到明德門去了。
不過這一路走的也相當艱難。怎麼說呢,從明德門到朱雀門這一條大街上,九個坊市的距離,兩邊滿滿的都是人。這上到五六十的老翁,下到五六歲的垂髫兒童,還有大姑娘小媳婦的,街邊再也沒有擺攤子的位置。
錯估了形式,自然要付出代價,羅彥最後只能繞道,從其他的大街上繞到明德門。
因為路程的增加,羅彥到達明德門的時候,李世民的隊伍也已經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當中。只見遠處塵土飛揚,在土黃的煙塵裡,一團黑雲從遠處疾馳而來,再近些,便看見是一隊人馬。這尚未看清楚到底有幾許人,便是這人影都能看的清楚了。一愣神的時候,這隊人馬便已經到了明德門前方不足五十米的地方。
這個時候馬也慢了下來,人們這才能看清楚這馬上人的樣貌。
為首的一人,頭戴武冠,著明黃圓領長袍,腰間縛著一條青玉帶,足踏皂靴。待到更近一些,羅彥便看到這人相貌清朗,加上腰間斜跨的寶劍,風采翩然。距離明德門還有二十多米的時候這門口圍觀的人就已經不住嘴地喊著:“秦王千歲。”瘋狂程度不亞於後世某些天王巨星的接機場面。
羅彥知道這就是李世民了。
李世民身後是四列人馬,統共有十來人,兩邊的人都身著明光鎧,太陽照耀下分外亮眼。至於中間的那幾個人則身著布衣,若非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倒是叫人以為這幾人在遊玩。
再往後,則是數百黑衣黑甲,馬上放有橫刀計程車兵。
不用問,羅彥一眼就認出來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玄甲精騎。
看來,雖然徐圓朗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山東的局勢還是不容樂觀。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僅僅帶了幾百部屬就回來了。
李淵今天是沒來,但是面對自己的親兒子,而且還是在外征戰立了大功的,所以不能不有所表示。自然而然,李淵就派了代表過來,中書令封德彝。不過這已經算是最能顯示李淵對李世民這次班師回朝的重視了。
滿朝的文官,也就尚書僕射和東宮六率比這中書令的官稍大或者是等同。
但是想要東宮的屬官去迎接李世民,別說這些人本人答不答應,李建成就先不答應。那麼在京的職官,也就這侍中和中書令比較合適一些。不過說起來,封德彝德高望重也不算拉低李世民的面子。
當然,跟隨封德彝一起來迎接李世民的,有秦王府一些重要人物,也有文學館的人,以及一部分自願跟隨封德彝的官員。這樣下來,堵在明德門前官面上的人物居然也有幾十號。
“奉聖人口諭,我等前來迎接秦王殿下凱旋。”這會兒可沒有什麼聖旨下來封賞什麼的,這所以封德彝的歡迎詞也是一場簡潔。因為之後李世民就要到太極宮去述職,這去皇城的路上誰知道得有多慢,所以一切還是從簡為好。
“謝父皇。”李世民立刻下馬向著太極宮的方向就是一拜。而身後的文人武將和玄甲精騎,也跟著李世民下馬山呼謝恩。
玄甲精騎畢竟是李世民親手操練出來的精兵,是久經沙場百死一生留下來的精銳,幾百人的謝恩竟然弄得長安城上空一陣回想。
看了玄甲精騎的這個精氣神,羅彥就覺得不虛此行。這是羅彥第一次見到大唐成建制的軍隊,雖然僅僅是幾百人,但是比起羅彥之前見過的金吾衛、千牛衛和府兵,這些人給人的感覺絕對更強大。
這軍隊凱旋歸來,自然要遊街一番。這堆人馬的最終目的地是在秦王府,正好把明德門到朱雀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