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細心抄寫起來。
淮安王府,李神通看著自己兩個衣衫凌亂的兒子,有些氣急敗壞地罵道:“你等去了弘文館,不安心跟著夫子做學問,瞎鬧騰什麼。弄得這幅狼狽樣子,真是丟臉。”
兩兄弟有些哭喪著臉,說道:“阿爺,我等就是想給你出口氣,雖然那個羅彥什麼事情都沒做,功勞就比阿爺你都大。我等氣不過,就像趁機收拾他一頓,誰想到他那等厲害,將我兄弟打翻在地,好生丟臉。”
聽自家兒子這麼一說,李神通也是有些護犢子,得知羅彥對自家兒子動過手,也不問其他,一門心思想著要給自家兒子出口惡氣。所以也不再詢問詳細的過程,穿好朝服,就奔往皇宮找李世民告狀。
誰讓他對黃氏宗親動手來著,這可是大罪,說不好還能趁機把羅彥給收拾了。讓這麼一個小子壓在自己頭上,說真的,李神通心裡頭很是不爽。
見著了李世民,李神通就是一陣哭訴:“陛下,你要給我做主啊,如今微臣落魄,就連一個小書生也欺負到我的頭上來了。”李神通可是李世民的叔叔,雖說前些時候他來爭功鬧得李世民有些心裡不痛快,但是現在聽說有人欺負到自家人頭上,李世民也有些薄怒。
“皇叔有何委屈儘管說來,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子,居然敢欺我皇室宗親。”
見李世民已經火氣上來了,李神通當下就說道:“就是那個羅彥羅進之,今天在弘文館,居然對孝察兄弟倆動手,讓他等失盡顏面,陛下,這個羅彥也實在是太過放肆,你一定要好好懲處他啊。”
一聽是弘文館的事情,李世民這剛升上來的火氣一下子就下去了。什麼都先不說,昨天李世民都還剛去吹過牛,說弘文館裡,一應事務都是夫子們最大。這話剛落下一天,就來這麼一攤子,怎麼辦?
沒辦法,先找個知情的人來問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
溫言細語把李神通打發走,李世民就讓內侍叫來在弘文館值守的皇宮侍衛。一聽詳情,把他給氣了個半死,李神通這貨真是丟盡皇室的臉了。自己兒子率先動手打夫子,被人家動了一下手腳就收拾了,還有臉來告狀。
沒辦法,這事兒羅彥本身就佔理,非但不能責怪羅彥,還得賞點東西好好安慰一下人家。
想到這裡,李世民開始對這些沒有絲毫本事,惹事能力不小的宗親們有些深惡痛絕。也不知道李淵當初是怎麼想的,一下子就封了那麼多宗親王爺。
第一百一十八章 抄出一本《弟子規》
李世民思考著如何收拾一幫子無能的宗親的時候,羅彥卻對著已經抄好的《弟子規》發呆。
這篇根據《論語。學而》中的一句話寫就的蒙學文章,說真的按照唐初的價值觀取向,絕對是一篇神作。
全文沒有引用一個典故,完全就是一篇指導人如何用禮法待人接物修心讀書的指南。雖然羅彥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一篇文章,但是裡頭能夠讓人詬病的地方卻是很少。除了部分地方,說的有些道德綁架,但是唱高調歷來就是導人向善的最好辦法麼。
仔細把這一篇文章讀熟以後,見天色尚早,羅彥收拾好抄寫出來的文稿,去找陸德明。
這樣一篇文章,要是不放出來絕對是可惜了。裡頭的觀念完全符合三禮的要求,而且有不少的人文關懷,對於弘文館裡頭這些自幼家境富足權勢驚人的官二代們來說,有了這種思想教育讀本,絕對能少幾個紈絝子弟。
呈給陸德明以後,羅彥站在一邊,靜靜等候陸德明的點評。他也想看看,一代大儒對於這篇後世流傳甚廣的蒙學文章如何點評。
只見陸德明時而驚訝,時而欣喜。看完之後,陸德明長舒一口氣,笑道:“進之,看了你這篇文章,為師也終於放心了。至少,能寫出這樣的蒙學文章,說明你對三禮和《論語》,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為師訓詁一輩子,到頭來卻是還不如你。”
看著羅彥,陸德明有種青出於藍的感覺。
“你可知道,歷來訓詁者眾,但能夠寫出蒙學文章的卻少?”陸德明問道。
羅彥想想,感覺這個問題自己實在是答不出來,也就直接回答:“還請老師原諒,這個問題弟子實在是不知道。望老師解惑。”畢竟羅彥自己讀的書不算多,經歷過的事情也比較少,所以想不出來很是正常。
“這蒙學一文,越是做學問深的人,越是不敢寫。文章本是用來發蒙稚子,不論人之本性是善是惡,但是最終是要把孩童的天性歸於善的一面。文章流傳百世,這要開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