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嘆口氣,羅彥勉強地笑笑,朝著張公瑾一拜,說道:“多謝總管提點。要是沒有你這番話,恐怕我還要樂滋滋地等著一直到戰爭結束呢。往後的日子裡我儘可能在小戰役裡頭爭取些功勞吧。不過,今日之事,要是再來一次,我還是要這樣做。”

張公瑾見羅彥接受了自己的好意,點點頭,小聲告訴他說:“我看你和突利可汗交情相當不錯,如果有可能,你且請他幫忙,讓他派人儘量保住唐尚書的性命。若是此番一戰平了突厥還則罷了,要是不能盡全功,往後還不一定能找到他這樣諳熟兩國關係的人呢。”

唐儉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歷兩朝,出使突厥十數次,參與和突厥的和談數次,甚至有著憑藉外交辭令就讓頡利退兵的本事。唐儉對大唐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對這位老人羅彥也是敬仰的很,聽張公瑾這麼一說,自然是點點頭,二話沒說答應了。

待張公瑾離去,羅彥回到自己帳中,就唐儉的事情寫了一封書信,吩咐快馬交給尚遠在雲州的突利——來投後李世民就安排他在雲州做了大將軍,雖然有名無實,但是待遇相當不錯,如今正和薛萬徹一起攻打突厥的東部地區呢。

做完這件事情,羅彥才開始思考自己的事情。

距離任務完成尚有七萬人數,要是依照張公瑾說的,接下來大戰自己肯定不能夠作為主力,那麼這個任務肯定是要失敗的。

到底該怎麼做呢?想了整整一夜,羅彥還是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七章 自請領軍去策應(補償)

等羅彥想明白了對策的時候,大軍已經接近陰山腳下。

李靖此次帶出的隊伍僅有五千人,相比和徐世績匯合後的七萬人眾,這絕對是小股部隊了。五千人裡頭,當然有羅彥的一千精銳。李靖可以不給羅彥做主力的機會,但是絕對不能不給他隨軍北上的機會。這裡頭的齷齪大家都懂,帶來了不出戰是一回事,壓根不帶又是另一回事。

突厥的部落早就隨著頡利北撤而搬遷到了陰山附近,沿途壓根就沒有遇到抵抗的力量,甚至連突厥的斥候都沒有發現一個。

這個結果讓原本興沖沖的精兵們長途奔襲失去了很多樂趣。沒錯,順手收拾沿途的突厥人他們眼中就是一種樂趣。也說不上是欺軟怕硬,如果非要給這樣的想法做個總結,那就是想消滅突厥的有生力量。反正突厥的青壯下馬是牧民,上馬就是士兵。

不過這失望在眼下便一掃而空了。

無他,奔襲數天,眼前居然出現了一片密密麻麻的營帳。

這意味著什麼?突厥大軍啊。遊牧部落的營帳搭建都非常隨意,樣式大小和篷布顏色都是根據各家的實際需要與喜好製作的。因此遇到那種大大小小參差不一的帳房群落,必然是突厥部落。

可是眼前顯然不是那樣。估算一下,差不多有上千的帳篷。統一的顏色和大小,在這如同星辰一樣的帳篷中間,還有一座巨大的帳篷被拱衛著。要是這樣都看不出來是什麼,那李靖他們這些人就白當將軍了。

沒錯,正式突厥的軍營。

估摸一下,少說也有上萬人。當然了,這並不是讓李靖他們開心的真正原因,一萬人算個什麼。就像是這營帳群拱衛著最中間那大帳一樣,這裡也拱衛著頡利的牙帳。有了這一萬人,終於能夠確定再往前,必然就是頡利的牙帳所在了。

“大帥,繞過去,還是?”

羅彥撇撇嘴,對問這個問題的將領一陣鄙視。肉到嘴邊,不吃下去,能對得起這麼長時間的奔襲?更何況,要是不抓幾個舌頭來問問,如何能夠確認頡利的確切位置。真不知道這貨是怎麼當上將軍的,帶領的號稱最精銳計程車卒。

“打。”李靖只說了一個字。

不過怎麼打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了。羅彥因為身上揹負著特別的任務,也知道自己如今只能是打雜的,所以只能在這裡出出主意混人頭了。

“大帥,我看,蘇將軍帶人左面主攻,常將軍帶人右面策應,我率隊快馬繞後準備截擊。此番我等行事隱秘,必然不能夠讓這些突厥人逃掉哪怕一個。突厥人即便想逃走,也只能從我們現在站的這裡跑。到時候三方一起追擊,後邊還有徐總管的大隊人馬,不怕他們能逃出去。”

“圍三缺一,然後讓逃兵自投羅網,這個主意不錯。不過,你確信你手下千人能夠頂住潰兵的壓力?”

“大帥儘管放心,我這千人能遠攻能近戰,加上潰兵本身就心神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