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② 任松、武育文:《郭松齡》,載《郭松齡反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③ 武育文:《郭松齡將軍傳略》,《瀋陽文史資料》第十輯,1985年3月出版。

④ 司馬桑敦等著:《張老帥與張少帥》〔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

⑤ 李堅白:《東北國民軍總司令郭松齡事略》,載《郭松齡反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⑥ 常城主編:《張作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

⑦⑧⒇(21) 司馬桑敦:《張學良評傳》,〔香港〕星輝圖書公司1986年7月出版。

⑨ 王之佑:《張作霖擊敗郭松齡之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第35輯。

⑩⒂ 趙毅:《郭松齡的崛起》,載《郭松齡反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⑾⒄ 何柱國:《郭松齡反奉失敗原因之我見》,載《郭松齡反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⑿ 《在灤州誓師反奉通電》編者注,載《郭松齡反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⒃ 殷汝耕:《半載回憶錄》,1926年7月—8月《滿洲報》第一版連載。

⒅ 碩夫:《郭松齡失敗之重大意義》,《嚮導》140期。

⒆ 武育文:《郭松齡將軍傳略》,《瀋陽文史資料》第10輯,1985年6月出版。

(22)(23)(24) 張德良:《千古功臣張學良》,紀念西安事變五十週年學術論文,未刊稿。

張學良傳……皇姑屯風雲

皇姑屯風雲

1928年春天,當時坐鎮北京、做了中華民國陸軍大元帥和安國軍總司令的張作霖,由於內政、外交陷於絕境,致使北洋軍閥的這個末代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就在這一年的四月初,國民黨南京政府以實現國內統一為名,調動蔣、馮、閻、桂所轄的第一、二、三、四集團軍,沿京浦、京綏各線北開,向張作霖在河南和京津地區的防地進逼。面對北伐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奉軍三、四方面軍軍團長張學良、楊宇霆認為對方兵多將廣,且又是勝利之師,與之對抗,是不明智的,主張因勢利導,退兵言和,並一再向張作霖進諫,以便儲存實力,免生後患。張作霖經過再三考慮,接受了他們的建議,發表了主張和平的佳電,表示願與國民軍息爭對外,退兵休戰,一場眼看又要爆發的更大規模的戰爭制止了。這本是好事,不料卻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滿,駐京津一帶的日軍,連日來調兵遣將,企圖以武力阻止國民黨軍隊北進。但由於張作霖的撤退,加之美、英等國也暗中支援國民軍的行動,所以日本人也無可奈何。

但是,日本人並未認輸,軍事行動失敗了,就轉向外交訛詐,聲稱,他們允許國民軍進駐平津,但必須平靜地交接,不得訴諸武力;對張作霖,則由日本駐華公使芳澤遞交了《覺書》,促其撤回東北。但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讓張作霖繼續統治東北,而是計劃在張退返東北的途中,迫令奉軍交械,解除武裝,逼張作霖下臺;或者把他作為傀儡,而由他們作為東北的實際統治者。日本在《覺書》中狂妄宣稱:“中國動亂行將波及京津,滿洲地方亦有蒙受擾亂之虞。大日本帝國具有維持滿洲治安之責任,一旦發生事故,帝國即將採取有效措施……”

從這殺機畢露的言詞來看,日本當局對張作霖已不再抱什麼幻想,這個所謂“有效措施”,不就是表明,如再不聽他們的,他們就要訴諸武力,甚至不惜要用暴力手段幹掉張作霖嗎?

人們也許會問:張作霖原來同日本人的關係不是一直挺好嗎?怎麼會鬧到這種地步?實際這是不奇怪的。不錯,長時期以來,張作霖與日本人有交往,他在建立東三省政權、兩次直奉戰爭、以及打敗郭松齡等重大事件中,都曾得到過日本人的支援。而日本人其所以如此賣力地討好對方,說穿了,不還是為了要確保他們在滿蒙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嗎?但由於日本人貪得無厭,需求無已,而張作霖又是從征戰殺伐中起家的軍閥,不甘心受制於人,任人擺佈;加之,北洋軍閥體系的瓦解,北伐大革命的興起,以及日益發展的工農運動的衝擊,都不能不使張作霖的獨立性的觀念日漸增強,對日本人的態度開始變得強硬起來,看到日本人對中國如此傲慢無禮,也很不滿,常氣憤地說:“日本人也太霸道了,他們已經得到了那麼多的好處,還不滿足,還在到處伸手,連中國打回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