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要有希望,不然,希望一旦變成失望,那份打擊根本無法承受,而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打擊越大。
可那些從來不抱希望的人,固然永遠都不必經受失望所帶給他們的磨難和痛楚,但沒有希望的人生,將會怎樣頹廢和灰暗?!
所以,人到底應該“常常希望,常常失望”,還是該“從不希望,永無失望”?
或許,應該聽聽范仲淹大師給出的建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但是,範大師乃古賢聖人,非常人能比,要修煉到他所說的“寵辱不驚”的人生境地,對普普通通的芸芸眾生來說,談何容易?!
試問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獲得此等胸襟?縱使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大志,生活中,卻總會為一些小事大動肝火。
唉!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所以,我們常以物喜,常以己悲。
所以,我們不得不“後天下之憂而憂,先天下之樂而樂”——嘿嘿!
第三章 西風不相識(16)
不知從啥時候開始,艾倫的火藥桶脾氣開始悄悄收斂,可以說一天好過一天。如今,無論有什麼事吩咐南憶,他的第一句話首先是:“南憶,能幫我個忙嗎?”
結果,南憶天天“幫老闆忙”幫得滴溜溜亂轉,卻轉得心甘情願,轉得喜笑顏開。
艾倫還變得越來越大度。“樂土”的工作時間本來是從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七點,但五點鐘一過,只要客人不是很多,他便會將南憶早早打發回家,而且事先宣告:“我絕不會因此扣你工錢。”
趕上下雨天,他還會在南憶下班前,遞給她五十塊錢,叮囑說:“打車回去”,甚至補充一句:“不用找零”——他分明知道,南憶打的回家,車費絕對超不過三十塊人民幣。
於是,兩人越來越相互體諒,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一時間,“樂土工作室”成了他們不折不扣的一方樂土。
就連弗蘭克,都嗅出了這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