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奶奶越聽心裡越歡喜,這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擁立功臣自然是少不了加官進爵的……
當今聖上現今共有九位皇子活了下來,大皇子是李貴妃所出,天生體弱,太醫都說怕是活不過三十歲,所以一直到現在都還養在宮裡,二皇子是孫貴妃所出,現在已經很是有些政績,母家又勢大,在朝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三皇子和四皇子都是皇后所出的一母同胎兄弟,三皇子為人忠厚老實,很是得聖上歡心,四皇子整日流連花草,時常與宮裡的園藝太監混在一起,早早的就領了個閒散王爺稱號,五皇子是聖上一次醉酒後無意中臨幸了以為宮女所出,抱給了無子的高位妃子養著,只那妃子卻是個短命的,在五皇子十四歲的時候就去了,五皇子獨自在宮中熬了幾年,過了十六歲就跟聖上討了個恩典去了軍中,與同樣投身軍中的李旭燁相識相交,六皇子在詩詞方面才華出眾,連當今文人泰山之鬥都曾經稱讚過,身邊集結了一群文人擁護,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都還未長成……當今聖上雖然龍體安康,但年紀已經不小了,幾位成年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從前幾年開始就愈演愈烈……
老太太把府裡的事務撿要緊的處理了,匆匆來了曹玉怡的屋子。
“老太太!”曹玉怡聽見下人的彙報,掙扎著抬起了頭。
“快躺好,坐月子見了風可要不得!”老太太趕緊制止了。
“謝老太太恩典!”曹玉怡笑著說道。
老太太問了曹玉怡的身體狀況,交代了幾句,留了不少上好的補品就離開了。
曹玉怡嘆了口氣,孩子名字要等老太爺來取,現在府裡太太雖說進了佛堂,卻還是健在的,孩子照著輩分,只能小小少爺的亂叫……
“少奶奶,您也別想太多了,奴婢找老太爺身邊的小廝打聽了,二少爺確實是打了勝仗,估摸著沒多久就可以凱旋了!”王媽媽見曹玉怡嘆氣,低聲勸道。
曹玉怡點了點頭,順從的歇下了。
曹老太爺已經回府了,那時候曹玉怡因著身子重了,只派了蓮香帶著幾個婆子回去問候了一番。
據蓮香帶回來的訊息,曹老太爺看著氣色還不錯,只不過傷腿卻是難以復原了,整日離不得柺杖……
大少爺與二皇子在暗中接洽,李老太爺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兒,只氣得把大少爺叫去書房狠狠訓斥了一通。
“老太爺,您怕是上了年紀罷,二皇子年輕有為,又有孫家的支援,若不是現在形勢不明,哪裡有我們李家表忠心的機會……”大少爺振振有詞的反駁道。
“你、你這個孽子,你知道什麼……”老太爺猛拍了一下八仙桌,喘著氣訓斥道。
“哎,老太爺還是歇歇吧,將來可別後悔!”大少爺一拂袖,轉身離開了。
老太爺面色鐵青的在書房裡坐了半宿……
當天晚上就有下人把這事兒與老太太說了,老太太心裡越發不待見大房,第二日隨便找了個由子,把過來請安的大少奶奶打發回去了。
大少奶奶心裡冷笑幾聲,乾脆的甩了甩帕子離開了,以後請安的殷勤勁兒就歇了下來,每日只過去做做樣子,應個卯就自離開了。
老太爺隔了幾日專門去了朝上,給聖上呈了一個奏本,只說自己年紀大了,怕將來一時不妨,想請聖上為郡公府立一位世子,略略說了立世子的諸多好處,又說自己二孫子李旭燁很是爭氣云云。
聖上憐惜老太爺年老功高,李家又子嗣單薄,況且李旭燁正好在邊疆立了功,就順勢應下了。
此一點在朝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幾個蓄謀已久的臣子當即把事兒引到了立太子上,上本要求聖上早立太子。
“……老臣苟延殘喘,活一日是一日,怕彈壓不住家裡的孽障,才請聖上做主,現如今聖上身強力壯,這是大展宏圖之時,何需早立太子?”李老太爺激動的跪在地上爭辯道。
有此機會,哪一位肯放過,當下借題發揮,只揪著李老太爺奏本上所說立世子的好處朝立太子之事上靠,一時朝中如炸開了鍋一般。
李老太爺一口氣沒上來,竟在朝中厥了過去。
聖上大怒,嚴責了幾位帶頭說事的臣子,令幾位公公把李老太爺送了回去,隨去的還有一紙聖旨。
曹玉怡正在坐月子,算是不潔之人,不能出去接聖旨,李老太爺撐著病體擺了香案,劉媽媽抱著才剛出生八天的小小少爺聽了聖旨。
“老爺,現在我們怎麼辦呢?”大少奶奶急的在屋子裡直轉圈。
“急什麼!我們分出去也好,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