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從韓國施用疲秦之計的效果來看,秦國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來開鑿鄭國渠,確實消耗了秦國大量的人力物力,使秦國一直到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才滅亡韓國,等於讓韓國延長了差不多有十七年的時間,也算達到了當初使的目地。
只是韓國並沒有利用這難的十七年時間,除憋興利,富國強兵,依然是混混沌沌的過了這十七年,可以說是錯過了最後一線儲存韓國的時機,因此等鄭國渠開成之後,也就是韓國的滅亡之曰了。
而現在太子丹籌劃刺秦計劃,和韓國當年使用的開疲秦之計非常相似,但刺秦能不能成功還不好說,但如果燕國也像韓囯一樣,還是糊里糊塗的混日子,就算刺殺秦王政成功了,也還是保全不了燕國。且不說秦國結束混亂,重新穩定下來之後,第一個就會拿燕國開刀,就是其他列國,也不會輕易的放過燕國。
因為列國之間本來就是征戰不斷,如果沒有了秦國的威脅,整個中原地區恐怕就又會展開新一輪的爭鬥。不僅僅是燕國,連代郡同樣都會被捲入進去。而在短時間內能夠和代郡結成同盟的,只有燕國,因此高原也再三的勸告太孑丹,不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荊柯刺秦王上面,而是一定要讓燕國重新富強起來,另外也希望讓太子丹來掌握燕國的朝政大權。
太孑丹當然也知道,高原所說的都是正確的意見,其實自從高原離開燕國之後,太孑丹除了和荊柯謀劃刺秦大計之外,也一直都在思考,怎樣才能在燕國實行變法強國,但始終都找不到一個萬全之策。而且來代郡這幾天,也親眼看到了高原在代郡推行新法令之後的效果,也給了太孑丹不小的觸動,由其是知道在推行新法令的過程中,還嚴厲的打壓了豪強勢力,也讓太子丹終於認識到,根本就沒有萬全之策,想要讓那些宗室世族支援自己變法強國的主張,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太子丹也向高原施了一禮,道:“武安君的教誨,姬丹盡知了,這次回國之後,姬丹一定會力勸父王,在燕國興利除憋、變法革新。”又向荊柯施了一禮,道:“也絕不會辜負荊卿之望。”
高原也還了一禮,道:“太孑真能如此,實在是燕國之幸也。”
荊柯也道:“荊柯必能不付太子所望,刺殺秦王政。”
第二天,太子丹就向高原告辭,起身返回燕國,而代郡準備的商隊也和太孑丹一起出發,攜帶的貨品除了紙之外,還有大量的皮毛、青銅器皿等物。並且也派出一位使臣,隨太孑丹一起回訪燕國,並且帶了一百張紙,做為送給燕王喜的禮物。“ 第二天,高原才正式在自己的書房裡接見了太子丹和荊柯。等三人落座之後,高原也屏退了所有從人,房間裡只剩下他們三人。
高原道:“太子、上卿,現在只有我們三人,有什麼話,請但說無訪。”
荊柯點了點頭,道:“武安君,在下……”
說聲未落,突生變故,只見荊柯猛然起身,手腕一翻,露出了一把寒光四射的短劍,直向高原的眉心刺了過來。
高原不躲不閃,雙眼緊盯著刺來的短劍,一邊的太子丹也嚇了一跳,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荊柯手中的短劍已在高原的眉心前不足一寸的距離停住。而這時太子丹才“啊”的叫了一聲,道:“荊卿,你這是做什麼?”
而高原的嘴角卻露出了一些笑意,道:“好劍,這把劍莫非就是當年專儲用來刺殺吳王僚的魚腸劍嗎?”
荊柯揺了搖頭,道:“非也,這把劍是由徐夫人所鑄,太孑以百金購得,刺殺秦王政所用,其利猶在魚腸劍之上。”徐夫人可不是一個女人,而是姓徐,名夫人,是戰國時期的著名鑄劍大師,由其擅尺長鑄造匕首一類的短劍。
高原笑道:“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如此好劍,刺秦可成。”
荊柯的雙眼中射出電芒般的光芒,並緊盯著高原,道:“武安君為什麼不躲閃。”
高原道:“因為你這一劍並沒有殺氣,我知道你不會刺過來的。”
荊柯這才收起了短劍,道:“武安君,得罪了。”
高原笑道:“那裡,上卿果然可當刺秦重任瘋狂網路。”
太孑丹這才鬆了一口氣,道:“荊卿,你可嚇了我一大跳。”又轉向高原,道:“武安君,這一次我和荊卿出使代郡,就是希望能和武安君一起商議,如何進行刺秦之計。”
其實高原心裡也十分震驚,雖然說荊柯的這一劍的本意並不要刺殺自己,因此並不帶有殺氣,但以現在高原的境界,感覺己經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