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部分

,請趙蔥出面,壓逼趙嘉。因為李牧離開之後,趙蔥重新做上了大司馬,也依靠郭開的支援,大肆的擴充著自己的勢力,在軍隊中安插自己的親信,除了王宮的衛隊是甴郭開的心腹顏聚統領,他插不進手,其他的軍隊,幾乎都被趙蔥拉隴到自己一方,現在趙蔥控制的軍隊已經超過了十萬人,幾乎把趙軍剩下的軍隊全都控制在自已的手呈,也成為邯鄲城中另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但對郭開的要求,趙蔥卻是左推右辭,但就是不幹。後來郭開一打聽才知道,原來趙嘉也在暗中拉隴趙蔥,似乎趙蔥也己經有些動心,想倒向趙嘉的一方。

原來趙蔥還是明白人,他也知道,郭開的名聲太壞,自已和他老是裹在一起,並不是好事,而且現在李牧巳經離開了邯鄲,沒人再危脅得了自己,另外自己也掌握了十萬大軍,也不用看郭開的勝色行事。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和趙嘉都是趙國宗室,“兄弟鬩於牆,外御其晦” 這麼一點道理,趙蔥還是懂的,而且相比於郭開,趙嘉的名聲也要好得多。

而趙嘉也要求趙蔥幫忙,除掉郭開,但趙蔥也是一樣,死活都不答應,這一點趙蔥也清楚,只有郭開和趙嘉這樣明爭暗鬥,自己才能左右逢源,從中取利,無論是幫助那一方滅掉另一方,顯然不是好事。

郭開和趙嘉也都拿趙蔥沒有辦法,但還不得不供著趙蔥,因為無論趙蔥倒向那一方,都將成為決定性的力量。

這時秦軍開始出兵攻趙,與李牧在井陘對持,而在這一點上,郭開和趙嘉對此釆取的態度到是驚人的相似,就是坐山觀虎鬥。讓李牧去和秦軍火拼,最好是拼一個兩敗俱傷才好,而對商人支助李牧的行為,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管。

但就在這時,又有訊息傳來,原來這一次秦國還是分兵兩路,進攻趙國,王剪在井陘牽制李牧的大軍,而秦將楊端和率領二十萬大軍,從上黨出兵,渡漳水進攻邯鄲。

這一下邯鄲城裡上下都吃驚不小,指望李牧回援邯鄲,顯然是不可能的。一來是李牧在井陘對抗王剪的四十萬大軍,很難再抽出兵力支援邯鄲,另外邯鄲規在也沒有臉再去求李牧了。因此守衛漳水防線,抵禦秦軍的南線進攻,就只能落到趙蔥的肩上。

而趙蔥也是責無傍貸,畢竟他也知道,一但趙國亡滅,自己也沒有好結果。另外離開邯鄲也好,要不然夾在郭開和趙嘉中間,趙蔥有時候也覺得確實有一些左右為難,到不如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因此趙蔥也帶著十萬大軍,離開邯鄲,到漳水北岸去抵禦秦軍。

去年秦國割還給趙國漳南十二城,使趙國的漳河防線向南岸推出了近一百里的距離,而加上在漳河防線駐守的軍隊,趙蔥的軍隊總數達到了十三萬餘人,兵力確實是不少了,因為趙軍的主要目標是防守,因此就算是對抗二十萬秦軍,也是足夠了。

但趙蔥卻不敢渡過漳水,去和秦軍對壘,而是下令,放棄所有漳水南岸的城邑,所有趙軍全都退到漳水北岸駐紮,依託漳水北岸的長城駐守。趙蔥很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以自己的水平打一打燕國、韓國、魏國這些國家還可以,但和秦軍比起來,自巳還差了那麼一點點,而且楊端和也是秦國的名將,和他正面對抗,趙蔥可沒有那個膽子。因此只能隔著漳水,依託長城,才能擋住秦軍。當然趙蔥也是有儲存實力的打算。

實際楊端和這一路秦軍只是疑軍佯攻,目地是牽制邯鄲,不使邯鄲能夠支授李牧,全部也只有五萬軍隊,只是詐稱有二十萬大軍。結果就嚇得趙蔥不戰而退,不僅把秦國還給趙國的漳南十二城全部放棄,就連趙國自身原來在漳水南岸的五座城邑,全部都讓給了秦軍。

楊端和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就奪取了漳水以南的十七座城邑,然後就在漳水南岸駐紮,和趙軍隔著漳水對持起來。

看完了這些訊息之後,李牧也不禁苦笑了一聲,問高原道:“你看秦軍在南線有二十萬軍隊嗎?”

高原也不禁笑了起來,道:“大將軍在說笑話嗎?秦國雖強,但想要出動六十萬人馬,恐怕還有些免為其難吧,因此楊端和部的人馬能夠有五萬,就己經很不錯了,那來的二十萬大軍,如果秦軍真的有二十萬大軍,恐怕早就打過了漳水,直取邯鄲了,還會在漳水南岸和趙蔥對持嗎?”

雖然秦國號稱有帶甲百萬,但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秦國全國能夠徵集到的軍隊加起來,也許真的有一百萬,但秦國不可能把所有的軍隊都派出去打仗,國內就需要有軍隊駐守,而佔領的地方需要軍隊坐鎮,還有和其他國家的邊境,還有北境的匈奴,西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