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代郡的主力軍之一,如果能夠再建立一支蕃勇軍,自然可以使代軍更為強大。
可以說這一次高原的塞外之行是滿載而歸,使代郡的整體實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隨後高原下令,將匈奴俘虜全都留下來,由袁選付責進行安置。不過雖然高原決定將匈奴俘虜不做為奴隸,而是和其他歸附的遊牧民族一起安置,但他們畢竟和其他歸附的遊牧民族不同,其他遊牧民族是主動歸附,而且都是攜家帶口的歸附代郡,但匈奴人都是俘虜,是敵人,而且都是孤身一人,幾乎所有人在匈奴部落中都有家人,因此想讓他們像其他遊牧民族那樣定居下來,可並不大容易。
高原的打算是將匈奴人分散安置到各個村落土堡裡去,暫時做為各個土堡的民兵,並接受代軍的正規訓練,然後要慢慢讓他們成家定居。當然,這些事情都交給袁選付責。
這時袁選又道:“主公,如果加上這一批匈奴人,現在我們在雁門關外收納的外族人達到了十二萬餘人,再加上一部份在這裡定居的華夏族人,共計己超過了十五萬人,而且已經建立土堡三十二個,每個土堡少則千人,多則三四千人,另外人口超過三百人的村落多達百個,有的大型村落的人口已接近千人,而雁門關內的居民也多達二十五萬餘人,臨時居民多過萬餘人,關內關外的民政事務日益繁多,再靠軍隊來管理,多有不便,因此還是請主公儘快在雁門關設定行政機構才是。”
原來在高原剛剛入主代郡的時候,雁門關的總人口也才只有十幾萬人,而且那時高原手下的人手也不多,因此雁門關的民政事務也都由軍隊代理,並沒有設定專門的行政機構。其實在趙國的時期,雁門關地區也沒有專門的行政機構,都是由軍隊來管理民政,李牧在這裡駐守時,就是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甚致可以自己設定官職,任免官員,從一定意義上說,雁門關一帶就是李牧的私人領地,就連趙王都不干涉。
但現在僅僅只過了六七年的時間,雁門關內外的人口就擴大了兩倍有餘,而且商業的發展,有許多商家都在雁門關內外設定商鋪,再加上又有大量的草原遊牧民族在雁門關外定居,因此雁門關內外的民政事務,還有稅賦勞役等等,都比以前擴大了好幾倍。再由軍隊來管理民政,顯然就不合時宜了。
而且袁選一來沒有李牧的能力,二來他也沒有李牧那麼大的權力,雖然能夠管理民政,但洠в兇約荷柚黴僦埃�蚊夤僭鋇娜�Γ�虼嗽�〔畔蚋咴�岢觶��諮忝毆亟�⑵鸌�諾男姓��梗�垂芾礱裾�攣瘛�
高原聽袁選的講說之後,也點了點頭,看來雁門關一帶地區的發展勢頭確實不錯,在自己剛剛入主代郡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塊人跡罕致,荒無遍理的地方,誰曾想到現在會發展成這樣。因此高原道:“好,回到代郡之後,我會招集眾人商議,儘快在雁門關建立完善的行政機構來。”
將匈奴俘虜留在雁門關外,高原帶領著白靈族大隊和墨家弟子進入雁門關內,而袁選早己經為大隊人馬準備好了住所和食物,讓大隊人馬可以得到充份的休息。其實在這一行路上,人馬到是一直沒有缺少食物,但大軍主要是以肉食為主,而素食並不多,因此袁選為大隊人馬準備的食物是以小米、面料為主食,並輔以蔬萊豆瓜等食物,同時還準備了大量的酒茶等飲品。
代軍計程車兵們都有大半年時間沒有吃到這樣豐盛的飯萊,因為華夏族人還是以素食為主,牛羊肉雖然好吃,但在行軍途中,牛羊肉也不可能得到精心烹煮,佐料也不全,吃多了也會起膩,而且容易油膩上火,因此能夠重新吃了家鄉的飯萊,自然人人高興。由其是還有茶水可以化油消淡,清腸洗胃,結果人人都多吃了不少。
白靈族人在駐地的飲食習慣和遊牧民族差不多,是以肉食為主,對於小米、麵食到並不怎麼感興趣,不過華夏的萊式種類繁多,而且味道鹹談適宜,對他們來說也是另有一番風味。另外還有大量的美酒供應,這可是以前喝不到的,雖然白靈族自己也釀酒,但無論是釀酒的技術還是原料,都要比華夏各國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因此人人都喝了不少酒,還有人喝得酩酊大醉。
而墨家弟子一向生活清苦,跟著大軍行走時,就覺得飲食己比村裡好得多,到了雁門關之後,對招待他們的食物更是沒有一點挑剔,只覺得什麼都好吃,同時也對代郡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迴歸代郡確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不過墨家弟子到是頗有自制力,因此雖然覺得飲食美酒都好,但也都適而可止,並沒有失態之舉。
一行人員在雁門關內休息了三天,一方面是恢復體力,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