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一章 民惟邦本根基搖

當前最重要的是給自己報功,而不是給朝廷找不痛快。

徐澤率大軍控制復州後,同舟社就開通了遼蘇州至廣陵鹽務的走私航線。

廣陵鹽務巡檢司整編山賊的工作基本穩定後,武松便派遣鄧尤和李忠,前往遼東彙報青州動態。

打發李忠去尋史進敘舊,徐澤留下趙遹和吳用,研究調整工作計劃。

“可惜了國內這麼好的形勢!”

吳用一臉惋惜,大宋京東兩路匪患四起,眼見起事的時機已到。

遼東這邊卻要應對高麗人的進攻,短期內不能分身,只能坐失良機了。

“吳參軍不用可惜。”

趙遹卻不認同吳用的看法,道:“年初,朝廷強行推行公田之政,就已經預料到這一步了。”

“今時匪患確實不小,但大宋境內的賊情匪患何時停過?”

“京東兩路匪患看起來頗為兇猛,只是,投賊的幾乎全是家資淺薄,難抗天災人禍的貧民下戶。”

“真正的上戶和讀書人,幾乎沒人投賊。”

“這樣的民變,只需一道撫民詔令、幾營官兵、千餘石糧谷,即可輕易平定,不足道。”

吳用略一思索,也明白自己急躁了,起身行禮,誠心受教。

徐澤清楚自己的老丈人,趙遹是文官中的佼佼者,治政理民手段遠高於平均水平。

但其人身上同樣有這個時代文人的壞毛病,簡單點說,就是缺乏“人民史觀”。

“長史言之有理,但透過這波匪患,也能發現很多問題。”

“投賊的,雖然是易亂也易安的下戶流民,但如鄧尤這樣的僧人,李忠這樣的藝人,呂方這樣的行商,歐鵬這樣的軍漢,或投賊,或破產,也不在少數。”

“變亂的階層開始增多,窟窿正在變大,構成大宋的社會基石已經在崩解。”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下戶的力量不可輕視,我們真正能控制東南路和登州的,就是這些小民。”

“大亂不是一天釀成了,沒了底層下戶的穩定,處於中層、上層的社會結構遲早也要崩潰。”

趙遹本就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跟了徐澤後,更是不斷進步,此時也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語頗有些不妥。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屬下忘本了!”

這段話出自兩千年以前的,體現了華夏先祖樸實的民本思想,

但千百年以來,又有幾人真正踐行呢?

徐澤自然可能和老丈人繼續糾結這問題,換了個話題。

“高麗人已經動了,民政這塊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