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找上門來求庇護

離來蘇縣城越近,韓觀心中的疑惑越深。

即便以耕戰為主務的順化城,農忙時節也很難看到這麼多人一起勞動。

開荒的、犁地的、挑糞的、剷草的、撒種的……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農人,這還是以防備南朝入侵為第一要務的安覆軍麼?

“康小哥,他們都是安覆軍的農人?”

“不全是。”

康達自豪地道:“那些戴著印字草帽的,是俺們同舟社調來的勸農官。”

韓觀聽出了潛臺詞——勸農官不是安覆軍的人,同舟社也是獨立於安覆軍以外的組織。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同舟社的真實背景到底是什麼呢?

他原本猜測所謂的“同舟社”,是南朝為掩蓋趁火打劫入侵大遼事實設定的傀儡,現在看來應該不是。

畢竟,以南朝之豪富,就算是整個燕雲十六州幾百萬人也養得起,絕對不會在蘇州這裡費神費力的辛苦開荒種田。

可若不是南朝,他們又哪裡來這麼多強悍的漢人軍隊?

籲——

一陣竹哨聲打亂了韓觀的沉思。

哨聲後,農人們聚到一起,坐地休息,聚精會神地聽那勸農官站著講些什麼,還有人挑著茶桶過來,想喝的人自己去接。

韓觀意識到這裡的農人竟然是集體勞作,身為刺史,他知道順化城立城之初也曾集體勞動過,但沒過多久就分開了。

王罕不甚清楚百年前的事情,順化城也要練兵,但僅限於農閒時節和青壯,農忙時卻是各顧各家,很好奇安覆軍農人的生產方式。

“康大哥,怎麼安覆軍的農人也要軍管?”

同舟社下派的勸農官實際上也是各村共建會發展的負責人,也要和大宋一樣建立保甲和互助組。

但這段時間的任務以準備春耕為主,組織村民訓練和學習的任務,只能穿插到日常上工中潛移默化,更談不上“軍管”。

康達笑道:“這哪是軍管嘛,俺們同舟社當初軍管的時候,可是連服裝都是統一的。”

康達回想起同舟社和康家莊合辦運動會的場景,那時的他還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同舟社也是“梁山同舟社”。

那以前,最深的記憶就是“餓”,醒來就餓,睡著了也餓醒,做夢都想吃東西。

自己吃的第一頓飽飯,還是長兄康狸在運動會上贏來的糧食做的,從那以後,家中的日子就慢慢改善了。

長兄如今已是水營的都頭,薪水高,補貼足,自己也當了兵,家人又各有工作,自然早就不會餓肚子了。

“沒軍管,為何他們一起勞作,還有那三個漢子走路,也是有板有眼?”

經王罕提醒,韓觀才注意到幾個挑糞的漢子卸下糞桶後朝人群走去,三人無意識的走到了一起,每一步的步幅和步速都差不多。

這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陣列訓練後養成的本能,普通百姓極少有這種習慣。

“那幾個啊,是俺們同舟社乙種營的兵士,前段時日的訓練效果很好,社首給他們分批放了假,估計在家裡閒不住,自己到農場幫工吧?”

韓觀注意到“農場”一詞,確信安覆軍就是集體勞作。

天下再亂也要吃飯,只要一天不打仗,地就不能一天不種。

順化城如今很多家庭缺乏青壯勞力,他也想過組織集體勞作,只是這事組織不難,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卻難。

韓觀問:“既然是農場,為何他們要如此賣力?”

“他們都是沒有地沒牛沒耕具的轉戶,同舟社給他們分配了田地,還借農具和耕牛給他們用,只是很多人不太會種地,便想出了這個合辦農場的主意。”

“農場只辦五年,然後就分到各家,在自家地裡幹活,不賣力怎麼行?”

康達只講了一些皮毛,實際上,他對“分地到戶”的具體操作也不甚熟悉。

他是宋人下戶出身,不太理解遼人將土地“寄存”給官府的行為,對農場古怪的執行方式也不甚關心,只是得了徐澤吩咐才提前做了相關功課。

韓觀心中還有很多疑惑,但知道不能再多問,自己來安覆軍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種地”,以現在的順化城的人力,種地確實比較苦,但都是熟地,終究餓不死。

繼續往南,韓觀終於見到了“正常的”鄉間場景——三三兩兩的自耕農在周邊農場狂熱轉戶的刺激下,也下到自家的地裡侍弄幾下。

然後又是“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