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

任何一個有遠大目標的團體都不會忽視立規矩,但真正難的不在立規矩本身,而是執行規矩的人。

大宋恰恰又是一個律令法規特別多,執行彈性也特別大的王朝,涉及到一些法條的落實和具體案子的處理,不同的人,可能會有截然相反的判詞。

歷朝歷代開國後都有收兵權屠鷹犬之舉,雖然失之於酷烈,卻也有效避免了很多問題,唯有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並以田宅重祿相誘,走出了另一條路。

不談其舉是否“文明進步”,只說開國皇帝的個人風格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大宋各級官吏更習慣“和稀泥”。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鐵面孔目”裴宣更顯可貴——不僅是大宋,任何一個朝代,這種能夠鐵面執紀的法令執行者都是稀缺的人才。

自周畀去了海東郡後,徐澤便感到手下極缺嚴格執紀的人才,遇到一些疑難事項的裁決,經常需要徐澤親自定奪才行。

徐澤的確真心想救裴宣,而且立即行動。

這事對郭盛來說非常棘手,但對徐澤來說並沒有多難,沙門島就在登州州治蓬萊縣以北,徐澤當即便給登州鈐轄馬政寫了信。

馬政心裡雖然暗爽王師中被徐澤搞得灰頭土臉一事,但也怕了徐澤,不敢再招惹這個無法無天不按常理出牌的“小老弟”,近一年時間都未與徐澤聯絡。

收到的來信,馬政心內五味陳雜。

這位小老弟可太能折騰了,兩年多時間,就做到了正將一職!當年,自己還可以居高臨下,“賞”徐澤一個面子,現在,對方一封信自己就不敢不重視。

要知道,登州本來只有一將兵馬,自己也只能兼任副將,真要打起仗來,第一將的正將只能是知州兼任。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慣著徐澤,不過是為了北伐大業,才會對這位會打仗的徐正將容忍有加,等到日後北伐成功,徐澤絕對沒好果子吃。

但人家畢竟還要風光好幾年,人和人之間,真的沒法比。

徐澤隨信還有一批價值不菲的財貨,直接送到自己的官衙。

信中,徐澤客套問候之語後就直奔主題——聽聞沙門島口糧不足,常有人犯餓死。

之罘灣新創,極缺各類人才,請哥哥行個方便,隨便送十個八個一個月前上島的京兆府犯人過來,小弟一定好好照料,絕不會有失。

這事其實不在馬政的職司範圍內,但他手下的安海水師經常巡航於沙門島附近,島上又是常年死人,撈走“十個八個”確實做不到,但提一兩個不是很敏感的重犯卻是不費吹灰之力。

前朝的刺配之地主要在漢人稀少的西北邊陲,為的是充實邊地漢人戶口。

但人自己長著腿,經常有不滿朝廷的犯人逃至塞外投敵,成為威脅邊疆安全的危險因子。

朝廷屢受其苦後,就慢慢改為刺配島上。

大宋有三個刺配犯人的島嶼,分別是沙門島、還有通州島和瓊州。

以此時的開發度而言,沙門島其實最宜生存。

沙門島因為面積不大,且孤懸海上,不宜耕種,供給基本來自陸地上,朝廷原本規定沙門島的犯人糧食配額是兩百人,神宗時,根據形勢變化,又增加到了三百。

但大宋刑法重,被刺配到沙門島的犯人經常多於最大關押量,導致口糧嚴重不足,歷任監押便想盡辦法“解決”問題。

仁宗時,京東路轉運使王元舉就上書討論刺配沙門島的弊端,說朝廷一年刺配到沙門島的犯人有三百人,十年就是三千,現在卻只有一百八十人,其餘的都死了,希望朝廷能矯正其弊。

王元舉這是欺負仁宗性子懦弱又沒見識——這些“死掉”的犯人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遇到南郊祭天大典,皇子、公主出生,皇帝登基、太后駕崩之類的大赦被釋放了,真正死掉的,根本沒那麼多。

但神宗時,沙門監押李慶兩年多淹死七百犯人的大案,卻是真的驚動了天下。

幾經整治後,沙門島明著亂來的少了,但不給飲食、喂鋸末、喂鰍魚、石布袋等陰險招數還有。

馬政看完信,命兒子馬擴親自帶船去沙門島一趟,趕緊撈人——萬一因為自己行動緩慢,使徐澤想要的人死了,讓這位陰險的小老弟惦記上,可就遭透了。

馬擴出現的很及時,裴宣餓了整整五日,已經處於昏迷狀態。

本來沒人為難裴宣,哪知這人不識好歹,竟然自己去找監押田籍,說今年初冊立皇太子曾大赦天下,島上部分犯人也在特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