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百年王朝豈能沒有忠臣義士

帝的旨意,之後便閉口不提西軍補充之事。

二者就這樣彆彆扭扭地繼續熬下去,直到哪一方先熬不住倒下為止。

所以,同宋兩國敵對數年,趙宋朝廷也整軍備戰了數年,可真到了大同有意大舉南下時,教主道君皇帝手中還是沒有敢戰之兵。

面對這樣的窘迫局面,趙佶面對同軍從北到南由東到西全方位試探和挑釁,也只能選擇忍讓為先。

教主道君皇帝一面嚴令各地平息內亂,務必確保秋稅錢糧及時保量運抵臨安,以用於朝廷擴軍備戰,並繼續加強南陽府防禦體系建設。

一面派出使者前往大同,陳述本國“事大之禮甚恭”,以求消除兩國之間的誤會,儘量避免或拖延大戰爆發的時間。

不過,已經遠離中樞的王黼並不怎麼關心朝廷對大同的應對措施。

其人以太傅楚國公之尊留守東京知開封府事,實際上已經被教主道君皇帝遺棄了,天子都沒信心守住的城池,他一個臣子又如何守得住?

本就有心做帶路黨的王太傅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受領留守東京的任務後,其人就做好了拱手送上開封府,以換取自己在大同帝國繼續發光發熱的政治資源。

這幾個月裡,王黼冒著極大的風險,先後三次派出自己的心腹穿越過境,嘗試聯絡大同朝廷賣身投靠。

結果,都是石沉大海,以往對其倍加關照的正乾皇帝彷彿遺忘了其人。

而大同帝國針對趙宋王朝的一系列行動,也似乎有意避開近在咫尺的開封府,對這座可以輕易拿下的王氣匯聚之地興致缺缺。

甚至,連斥候不願派過河。

導致酸棗、陽武一線的守軍只能老實守城,想來個遇敵即潰的意外都不可能。

東京城卻因為淪為戰區而一天比一天更加蕭條,百姓逃亡不斷,軍隊士氣低落,走不脫的軍民情緒日漸焦躁,照此形勢發展下去,城內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內亂。

留守東京便如懸崖上走單繩,一個不注意就是粉身脆骨的結局。

心向大同,卻“報國”無門,讓王黼如何不忐忑?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當其人的“報效之心”經由大同外部情報司第三次轉送正乾皇帝后,聖天子徐澤終於有了迴音。

“趙宋立國一百六十餘載,豈能沒有忠臣義士?”

這道秘旨是口諭,態度也很模糊,並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接納王黼的投效。

既可以理解為徐澤辱罵王黼身為趙宋重臣卻爭著賣國的無恥行徑,逼其人為知恥而後勇,為趙宋朝廷盡忠。

也可以理解為正乾皇帝對東京沒有忠臣義士阻止王黼的賣國行為感到疑惑,不信其人的投誠,不想犯險接收開封府。

若是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確實摸不著頭腦。

但王太傅如此八秒玲瓏的人物,又多次出使大同與正乾皇帝多有接觸,自然難不倒。

收到正乾皇帝口諭的半個月後,王黼便以東京暗流湧動,部分奸人趁機散佈謠言欲要作亂為由,抓獲了一批“有異心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