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滅其國先廢其都

舉全國之財力物力才能勉強維持開封府的規模,一旦失去國都的地位,僅僅是吃飯問題就能逼得大量的東京百姓背井離鄉。

面對國滅的危險,趙宋朝廷能夠遷都以暫避同軍鋒芒,卻沒法迅速遷走京畿路的龐大人口。

趙宋士大夫和其他守舊勢力有足夠的理由敵視擅改聖人之學、不願給自己“應有的”特權大同帝國。

但只想吃飽飯的普通百姓卻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而一些家大業大者則為了開封府的“和平解放”奔走呼號。

正常情況下,同軍對開封府的戰鬥將不會有多激烈,也就是說東京城毀於戰火的可能性極小。

屆時,大同將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如何處理納入治下的開封府?

三年前,同舟社建國,徐澤決定以燕京為國都,並不是因為彼處有什麼“王氣”,而是大同帝國的重心在北方。

只有定都於燕京,大同帝國才能逐步同化金、遼、高麗、日本等國的原住民,並將之逐步固化為華夏的“傳統疆域”。

所以,哪怕開封府無論是開發度,還是處於“天下中心”的絕佳位置遠遠優於燕京,其人也從沒有考慮過日後遷都開封府的問題。

以當下的生產力,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非政治需要的情況下,長期維持百萬人口級別的超級大都市,大同帝國照樣不能。

失去了國都地位以及因此而獲得的政策傾斜,畸形繁榮的開封府必然會快速萎縮,再難維持原本的規模,以服務業為主的開封百姓將會大量破產。

同宋兩國的統治根基不同,也決定了戰後大同必然要刻意打壓開封府的地位,以削弱遺老遺少勢力在新朝的活動能量。

如此,又會進一步加劇開封府的萎縮速度。

所以,即便開封府真能夠“和平解放”,東京軍民保住家產的幻想也勢必會破裂。

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因失業、破產等問題積累的社會矛盾,將是可怕的動亂根源,即便大同日後一統天下,也不得不花費巨力治理這個膿瘡。

除非新朝願意背上舊朝的包袱,給予開封府都城,至少是“南京”的政治地位,繼續以舉國之力維持其地的繁榮。

或者直接強行遷走開封府的百姓,毀掉其建築,人為將一個百萬級人口的超級大都市降為僅有數萬人的一般縣城,以削除其動亂的能量。

很明顯,以徐澤的性格,這兩條路他都不願選。

所以,當初王黼詢問遷都之事,暗示自己願意阻止朝廷遷都,將教主道君皇帝留在東京以備大同帝國一鍋端時,徐澤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其人的“投名狀”。

對徐澤來說,從大同定都燕京的那一刻起,開封府作為華夏王朝統御天下的歷史使命就已經結束,該退出歷史舞臺了。

對已死之物來說,最好的歸宿就是塵歸塵土歸土。

既然趙宋王朝註定要滅亡,因這個王朝而畸形繁榮的開封府也要在其覆滅之前,迴歸其原本該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