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五章 應運亂世的梟雄

隨其部狂追,一直追到安利軍治所黎陽城下耀武一番後,方才退回開德府。

同軍的囂張舉動理所當然地引發了亂軍對同軍的恐怖回憶,冷靜下來的亂軍官兵開始生出各種小心思。

李成對隊伍中出現的新情況視若無睹,只是悶頭整頓嫡系兵馬。

其人再次上奏朝廷,彙報了開德府同軍突然對安利軍發動攻擊,本部人馬英勇抗擊,戰損極重,請求朝廷速派援軍。

而趙宋朝廷這邊,直至此時,王黼等人還沒有返回開封府。

按行程推算,使團已經趕到河東路,正常情況下應該還沒有見到正乾皇帝。

就算趕得巧,王黼在澤州就見到了正乾皇帝,後者也答應出兵幫大宋平亂,可時間太短,同軍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完成兵力調動。

以此推測,同軍對懷州和安利軍的進攻肯定不是大同帝國的履約行為。

同宋兩國是敵非友,對同軍的任何意外的軍事行動,趙宋君臣都極度緊張。

同軍對懷州、安利軍等地接連發起的攻擊時機太巧,趙佶等人不清楚究竟是李成謊報軍情,還是大同有蓄謀的大規模入侵前兆。

但以其國對大同的戰略被動和屢戰屢敗,趙宋君臣同樣不敢賭。

趙佶等人只能一面焦急等待使團傳回的訊息,一面收縮兵力於東京城,並做好應對最危急局面的準備。

僅僅兩日後,形勢再度發生變化。

這次是滑州傳來的急奏:

狀告駐守河北的李成未得朝廷調令,擅自率數千兵馬連夜渡過黃河進入滑州白馬縣,前去阻攔的滑州兵馬不敵,反被亂軍繳械。

隨後,已經率部穿越滑州進入興仁府境內的李成也上了急奏。

彙報其部在懷州、衛州和安利軍抵抗強敵不退,數次血戰致本部兵馬三去其二,朝廷的援軍卻遲遲沒有到來,因寡不敵眾,其部只能戰略轉移,以作休整。

與此同時,酸棗縣也上奏了大量潰兵、百姓私渡黃河入境的情況。

經潰兵證實,李成到衛州後確實與同軍有過交戰,開德府同軍也的確攻進了安利軍,並一直打到了黎陽城下。

不過,士兵們潰逃的原因卻不是戰敗,而是李成及其嫡系人馬失去蹤跡,大軍失去彈壓而自行崩解。

一連串的急奏打亂了趙宋朝廷的全盤計劃,借同滅李的計劃就此落空。

但擺在趙宋朝廷面前的難題卻不是調查安利軍大戰的真相,而是如何應對李成遁入興中府的嚴重後果。

李成的危害來自於流竄,其部一路散佈流言,已經接連禍害了河東路、京西路、京畿路和京東西路,破壞力極大。

若是再放其人進入淮南東路,甚至竄至江南,後果將不堪設想。

教主道君皇帝急忙派出使者傳詔李成,好言安撫其人,並命其部就地休整。

同時,又暗中調集各地兵馬,以阻截亂軍繼續流竄。

恰在此時,王黼率領的使團回到開封府,帶回了正乾皇帝遵守前約,並沒有本國的動亂而再增加任何議和條款的好訊息。

而河北方向,同軍佔領懷州、衛州、安利軍後,就開始清剿境內為非作歹的散兵遊勇,整頓三地社會秩序,並沒有蒐集戰船渡河南下的跡象。

正乾皇帝嚴守議和協議,並沒有因為李成出逃而藉機命同軍追入大宋境內,讓緊張不已的趙宋君臣鬆了一大口氣。

但同軍畢竟已經控制住了緊挨開封府的衛州,讓趙宋的首都直接暴露在大同帝國的兵鋒下,又使得十餘萬宋軍精銳兵馬困守開封府不敢輕舉妄動。

如此形勢下,趙宋王朝的任何軍事行動都變得束手束腳。

表現在阻截李成部亂軍上就顯得非常笨拙,以至於亂軍在興仁府如入無人之境,竟然又一路向南,逃到了南京應天府境內。

實際上,無論興仁府,還是應天府,趙宋朝廷之前都部署有很多兵馬。

可這些軍隊依託眾多的烽堡,主要作戰方向是從東攻來的京東路同軍,而不是由北向南逃竄的亂軍。

興仁府守軍於宛亭縣和五丈河兩次攔住了亂軍,但都被李成輕易衝破阻絕。

原因很簡單,朝廷害怕真逼反了李成,對其部的定位非常模糊,仍承認李成部兵馬屬於大宋禁軍序列,也沒有剝奪其人的官職。

反倒是李成目標明確,行動果決,一路穿州過縣只顧悶頭行軍,似乎沒有舉反旗割據一方的想法,可若是遇到朝廷兵馬敢於阻截,其人又會毫不猶豫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