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欽點趙佶跳大神

王安中出逃,同軍順利取得河東南路,徐澤計劃先巡視完西線的平陽府,再前往東線的隆德府安撫百姓,順便慰問一下為大同帝國上黨縣重建作出特殊貢獻的大宋使團。

但計劃再一次趕不上變化。

西線的巡視才開始,東線秦明就傳來急奏,彙報澤州百姓出現異常逃荒現象。

自戰爭進化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偽·總體戰”階段並以首級取功之後,戰爭中無辜百姓和專業軍士的分界線就越來越模糊。

在持久激烈的戰爭中,交戰區內的敵方甚至本方普通百姓隨時都可能轉化為窮兇極惡的敵人,也可以是與賞賜名位掛鉤的軍功。

而處理這些百姓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殺掉或徵用其青壯,搶走其糧食,剝奪其干擾戰爭程序的能力。

從此,就糧於敵打擊敵方造血功能便成了戰爭常態,殺良冒功也屢見不鮮,戰亂必然會引發大規模的逃荒。

數千年的戰爭下來,躲避戰亂的基因早就刻進了華夏百姓的骨子裡。

遠離戰爭成了小民在戰爭中求生的本能,戰爭越殘酷,逃荒的規模就越龐大,逃荒的距離就越遠。

面對殺紅了眼的軍漢,沒人敢相信所謂的軍紀,即便戰爭的參與方之一是此世軍紀最好的同軍,依然有很多人第一時間選擇逃荒。

但以往逃荒的,大多是擔心戰後會遭同軍鎮壓的大宋文武官員、為富不仁的上戶以及被他們裹挾的無知百姓。

在同軍快速推進和有意識的政策宣傳下,每次逃荒的規模都不是太大,澤州這次出現的情況明顯不同他地。

正在春耕的田地明顯沒有被拋荒,不少房子卻空著,宅院中一片狼藉,顯然是屋主匆忙逃荒了,村中剩餘的百姓也多是腿腳不便的老人。

統帥東線部隊的秦明很快就發現了這些異常現象,意識到澤州出了大問題。

其人一面派斥候越過太行陘,進入尚在大宋控制中的懷州探查敵情;一面將部隊散開,深入村寨進行政策宣傳,勸逃進山中的百姓回家,並詢問他們逃荒的緣由。

隨著各方情報匯總,澤州百姓異常逃亡的原因逐漸浮出水面:

自大宋河東路宣撫使王安中逃到澤州後,隆德府叛軍大肆屠殺百姓的訊息就在澤州鄉下被人惡意傳播。

這些訊息並不是謠言,之後陸續有隆德府的百姓難逃避亂,帶來了彼處確實發生兵變的訊息,證實了傳言屬實。

問題是之前傳播隆德府訊息的人還預言亂兵必然不得好死,因為駐守太原府的同軍肯定會趁勢南下。

同軍軍紀嚴明,絕不會放過這些靠河東百姓供養又禍害父老鄉親的叛軍。

這些話表面是誇獎同軍,也與澤州百姓聽到的同軍傳聞相符。

實際卻是包藏禍心,暗示走途無路的隆德府叛軍很快就會在同軍南下的壓力下逃到澤州來。

至於叛軍是直接過境繼續南逃,還是留在澤州禍害百姓,只有老天才知道!

初時,百姓雖然惶恐,但有宣撫使王安中親自坐鎮晉城,並組織軍民前置到高平縣阻止叛軍南下,百姓們還能勉強穩住,只有少數擔心戰局有變的大戶人家提前出逃。

但兩日後,王宣撫打不過叛軍帶著親兵倉惶逃跑的訊息不翼而飛,澤州便逐漸失去控制。

再之後,官軍開始撤退,叛軍南下見人就殺的訊息瘋狂傳開,澤州百姓便徹底慌了神,有條件的跟著官軍南逃,沒條件的也趕忙躲進山中避亂。

恐慌一旦蔓延開來,就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傳播。

以大宋極低的行政效率和可憐的朝廷公信力,根本控制不住這類謠言的瘋傳。

越過太行陘的同軍斥候便發現懷州也出現了大逃亡,而且比澤州的問題還要嚴重。

斥候一直跑到懷州治所河內縣城下,知州和守軍早在半日前就棄城而逃了,城中居戶也逃了大半,僅剩少許老弱等死。

秦明猜測河內縣的現象肯定不是個案,孟州、衛州等地應該也受到了波及,此時同軍若繼續南下,接管懷州等地將不費吹灰之力。

但此舉也有極大可能會導致本就緊張的趙宋朝廷做出錯誤判斷,並使得已經有些失控的京西、京畿等地形勢迅速崩壞,進而導致同宋兩國之間的戰爭也失去控制。

秦明雖綽號“霹靂火”,卻不是無腦莽夫,同軍之中的無腦莽夫絕不可能當上師正,並負責方面任務。

其人投身同舟社後,就非常注重學習,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