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四章 死守社稷趙官家

藉著淮南緊急軍情的干擾,趕走了幹不了正事還盡添亂的朝臣們後,大宋趙官家卻沒法安靜地發會呆。

經過百官之前的激烈爭吵,留下來繼續議事的宰執們終於有了靈感,各自都想出了應敵之策,並紛紛向皇帝進言。

但聽完宰執們的高見之後,大宋皇帝趙桓的腦瓜子更疼了。

真正能透過各種黑白規則走上高位的文武官員沒有一個是真傻子,任何異常行為背後也必然有其原因。

大同都擺明車馬就是要滅宋了,眾臣居然還在糾結要不要割地這種離譜的問題,只能說這樣的想法太具有普遍性了。

或者說,一直裝睡的大宋精英們裝著裝著就真的睡著了。

由翰林學士直接提為中書侍郎的何矯便是還在夢遊的人之一,其人好似還沒有意識到大同滅宋之意有多堅決,仍在糾結實際已經沒有必須要再討論的淮南問題。

“淮南之地,割之則傷兩淮軍民之盼,不割則壽春、光、濠、楚等州府已失,不若任之,但飭守備以待。”

而少宰唐恪到底是多當了一段時間的宰相,看問題就比何矯要清晰得多。

其人已經意識到了大同是玩真的了,更清楚南陽也守不住的現實。

並建議皇帝留太子居守南陽府,然後帶文武百官以親征為名西幸秦雍之地,待敵攻勢減弱後再圖恢復。

种師道病故之前就曾上書請天子西幸陝西,朝廷為此也討論過一次。

結論是去了陝西就回不來,最終還是得亡國。

唐相公到現在還說這些沒意義的屁話,如其說是向天子進言提建議,還不如說是看到了危險卻沒能力解決問題的乾嚎,自然遭到了其餘宰執的鄙視。

於是,這幫人又是一頓吵。

趙桓到底是遺傳了道君趙佶的部分優秀基因,雖然皇帝做得極其窩囊,基本的鑑別力卻是不缺。

在眾人的吵嚷,其人終於想明白了究竟誰怎麼回事。

趙桓其實比大部分臣子都清楚正乾皇帝這次是玩真的,大宋逃不脫即將滅亡的命運,但他還是不想背這個亡國之君的罵名。

哪怕最終還是要做亡國之君,也要召集文武眾臣來進行大朝議,百官共同決定大宋該不該亡怎麼亡,也好過讓他一個人來背亡國的黑鍋。

可這幫臣子要麼是真糊塗,要麼是裝糊塗。

沒有一個人上當,都故意避開大同真要滅宋這個敏感話題,就死揪住可以算是“無關緊要”的淮南問題不放。

吵吵嚷嚷了大半天,自然什麼結果都沒能吵出來。

趙桓在朝會上早就憋出來一肚子火,又想到遲早都得面對的亡國之君命運,見眾宰執到了這個時候還再玩這一招瞎扯蛋,也是徹底沒了耐心。

由是,眾宰執正爭吵不休時,大宋皇帝突然以足頓地,大叫道:

“都別吵了!朕意已決,哪裡也不去,朕就留在臨安,以死守社稷!”

皇帝態度堅決地定下了調子,本就沒有想出什麼良策的宰執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反正跑與不跑大宋都要亡,還不如留下來搏一搏。

有了明確的方向,隨後的討論就簡單很多了。

天黑前,大宋君臣終於拿出了應對大同滅宋之戰的行動:

其一,建南陽、河南、河中、揚州四個都總管府,分總四道兵馬,以集中力量抵抗同軍即將展開的全面進攻。

其二,下哀痛詔,命京西、淮南、永興軍路等路帥臣傳檄延邊各軍州,緊急情況下不必等待朝廷詔令,可便宜行事。

特別之時必行特別之事。

大宋一直被大同按著打,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軍隊沒有戰鬥力,怎麼打都打不過。

宋軍脫胎於五代藩鎮,當初也是非常能打的。

後來被廢了武功的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其實就是矯枉過正,朝廷對軍隊防得太死,使其失去了很多作戰慾望和靈活性。

現在大同已經明確提出滅宋的口號,大宋危在旦夕,也顧不上什麼祖宗之法了。

先賦予一線軍帥更多的自主權,所有的一切都等趕走了同軍挺過眼前這關再說。

其三,召天下豪傑再次入京勤王。

上半年才結束的同宋戰爭,最終趕到臨安城下的各地勤王兵馬實際僅有幾萬人,且因為行動遲緩,基本沒有發揮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更多的地方明明有兵卻以各種理由拖延不前,或者借勤王的藉口行不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