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二聖北狩風雪路

因靠前指揮滅宋之戰,正乾六年的元日,徐澤是在巡幸途中陪同護衛將士和新取之地百姓一起度過的。

但大同帝國開春之後的籍田和緊隨其後的滅宋獻俘儀式,都需要皇帝親自參與。

由是,徐澤還是提前結束了本次巡幸。

一月初九,皇帝車駕抵達河北路冀州衡水縣。

早在宣和二年,大名府之戰同軍擊敗宋軍,同舟社控制河北兩路後,徐澤便將興修水利、鋪設道路和治理黃河三項大事結合起來抓。

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造和持續加固,如今的黃河大堤不僅是堅固的防洪工程,還是溝通大同南北的交通要道。

徐澤這次返回燕京,便選擇了經由黃河大堤北上,以實地檢驗這幾年的治河成果。

皇帝以萬金之軀深入險地,自然會有忠心的大臣極力勸諫,而掛名主持治河大事的工部尚書陳規卻絲毫不慌。

黃河大堤加固工程關係國計民生,其人一直都在親自督辦,心裡還是有數的,皇帝車駕透過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問題的關鍵還是此時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黃河全流域大面積封凍,下游流量極小,防洪的壓力微乎其微。

要是在這種情況下,都對大堤的牢固程度沒有一點信心,其人這個工部尚書也可以直接引咎辭職了。

其實,陳規還是承擔了一定壓力的。

去年夏天洪峰期,冀州黃河段就曾決堤過,並造成了近萬百姓受災,十餘人失蹤的嚴重後果,這也是大臣們反對皇帝“以身涉險”的主要原因。

趙宋王朝違背自然規律試圖以水阻兵的“三易回河”之舉極度愚蠢,因此而造成的“人災”即便在其滅亡後,還要持續至少數十年。

所以,早在大同立國前,徐澤便提出了“百年治河”大目標。

結果還算不錯,其人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堤防體系建設,還是官員對治水工作的熟悉程度,以及百姓抗災自救的常識掌握,都要明顯好於當年。

便是去年的冀州黃河段決堤,洪峰來臨前官府發出了預警,決堤後的處置也非常及時有效,將損失降到了最小,災後重建也比較得力,受災的百姓基本沒有怨言。

當然,問題還是有的。

任何時代都不會缺少混日子、幹壞事的官員,大同照樣有。

只不過現在尚是欣欣向榮的政權新生階段,且監部、吏部和法部接連出狠手打擊的效果比較明顯,相對於腐朽的大宋而言還是少了很多。

總體來說,瑕不掩瑜,這一路的情況還要略略好於徐澤的預期。

皇帝滿意的結果,自然是各地表現優異的官員皆有獎賞。

大同立國之後就一直在開疆拓土,官員缺口很大,更需要能臣幹吏。

可以想象,這些受獎賞者的前途必然一片光明。

人與人的喜樂哀愁並不相同,有人歡喜必然就有人愁。

因懈怠職事或貪贓枉法而將受到處理的河北官員不提,被同軍三路大軍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趙構更是一度生出了就這樣放棄的頹廢想法。

幸好,關鍵時刻,其人等到了最有力的增援,併成功逃出生天。

當然,宋軍的喜訊即是同軍失利。

“敗了?”

徐澤接過範青遞上的第五軍軍情急報,認真檢視起來。

為了創造“十面埋伏終有一疏”的戰場形勢,馬擴之前擬訂作戰計劃時,便刻意控制了各部作戰命令下發的時間。

第五軍渡江部隊收到命令的時間最晚,倉促間難以湊齊運送重炮營過江的船隻,且漢陽水系眾多重炮營難以展開,便只在漢陽軍投入了張雄一個缺編師。

其部在前面的渡江和穿插作戰表現都很不錯,接連打敗了依託地勢頑抗的宋軍,按時完成了作戰計劃的各節點任務。

但在渡過漢水,準備截斷趙構退路時,半路卻殺出來一個程咬金。

宋軍韓世忠部意外地出現在戰場上,並果斷向正在渡江的同軍發起了突擊。

相對於同宋兩軍動輒數萬人的大戰,這場僅有數千人交戰非常不起眼,卻是同軍兩軍這些年來最激烈的戰鬥。

戰鬥結束時,雙方各自付出了千餘人的傷亡。

同軍張雄部在半渡遭擊的極度不利形勢下,師正親自打反擊,擋住了宋軍的瘋狂衝擊,還救出了絕大部分傷員,嚴格講並不能算輸。

但宋軍韓世忠部也憑此戰的戰果,順利遏制住了同軍狂飆般地進攻勢頭,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