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五章 休戰息兵的希望

得不勤王。

實際上,早在李孝忠率軍進入南陽府前,奉詔任出任京西南、北路路制置使的种師道就已經進抵京兆府召集各路兵馬。

种師道乃是老於用兵的當世名將,對同軍的戰術有很深的研究。

其人深知同宋兩軍戰力的巨大差距,就沒有奢望正面打敗同軍。

种師道堅決反對必定會被同軍逐個擊破的添油戰術,主張先集中兵力穩紮穩打,儘量利用南陽府周邊複雜的地形以多打少,不斷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再配合各路勤王兵馬敵後襲擾,逼迫同軍知難而退。

這套戰術的先決條件是朝廷死守臨安堅決抵抗敵人,且趕在同軍攻入南陽前至少將五萬以上的精銳勤王兵馬預置到南陽府。

如此,內外呼應,方有打退同軍的可能。

可惜,大宋自上至下應對戰爭的動員機制實在太遲鈍太混亂,而大同的進軍速度又太快太出人意料。

未等种師道聚齊西軍勤王兵馬,東京便宣告陷落,隨即擔負守禦南陽府外圍重任的梁方平、何灌也相繼望風而逃,同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到了臨安城下。

由是,其人只能違背自己之前制定的戰術,放勤王義軍李孝忠部先進入南陽府,以防止朝廷因為看不到勤王兵馬而放棄。

並以李孝忠部義軍的犧牲,為後續趕到的勤王大軍爭取時間。

不過,形勢急劇變化,也由不得种師道繼續穩紮穩打了。

其人僅收攏了三萬兵馬,就趕緊誓師出征。

對外則宣稱十萬大軍,以圖震懾同軍並分擔臨安守軍的壓力。

以上這些資訊,並不完全是趙桓昨晚主動提供的軍情,還有同軍自己匯總的情報做印證,可靠性相對較高。

按路程推算,种師道部兵馬應該已經進入內鄉縣了。

徐澤命炮營恢復炮擊一個時辰後,預計城中再度派出了告急信使,便遣岳飛前去“迎接”种師道。

炮擊開始後,慌亂的趙宋朝廷立即經同軍沒有封鎖的南城門派出信使,催促种師道部兵馬加快行軍。

同時,再次派遣使者求見正乾皇帝,以解釋誤會。

昨日使同的首相李邦彥差點死於暴民之手,心有餘悸,不敢再出城。

趙桓也擔心繼續派李邦彥會再次激起動亂,乃遣次相趙野陪同康王出城。

徐澤這次依然沒有接見宋使,但開出了退兵條件:

其一,趙宋朝廷須得以國書形式承認本國之前對大同帝國的冒犯,並承擔由此引發兩國交兵的所有後果。

其二,趙宋正式向大同割讓京東西路和京畿路,以及京西北路滑州和陳州,淮南東路淮州和宿州,兩浙路明州和越州等地;

其三,趙宋按名單向大同轉讓算學和醫學頂尖人才及工程營造大匠等,並按照書目提供包含《墨經》《木經》《營造法式》在內的宮廷珍藏書籍若干;

其四……

這並不是趙宋朝廷第一次因戰敗而向大同帝國割地賠款,雖然割讓原本的國都確實讓人很難以接受。

但至少強勢的正乾皇帝願意開價了,意味著兩國真有透過和談結束戰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