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何人不通同

討宋之戰,明顯是算準了陝地宋軍兵馬疲弊、防守空虛,要打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秦州兵馬因為沒有參與滅夏之戰,狀態相對最好,若是秦州都守不住,還能指望哪裡來援軍,遠在天邊的朝廷麼?

李彥仙其實並不相信會有援軍,但為了不影響士氣,其人也只能順著圓登的話講。

“援軍?你是說涇原路?”

曲端持才傲物,性子極衝,與同樣傲氣沖天李彥仙針尖對麥芒相性不合,乃是川陝宣撫處置司公開的秘密。

二人同在陝地為將且防區互為犄角,卻老死不相往來,從來沒有統一行動過。

所以,同軍開戰對秦州的軍事行動後,李彥仙雖然第一時間派出快馬向張浚、曲端、劉錡等人告急,卻沒有想過此時靠秦州最近的曲端會來救援自己。

“正是!”

圓登見經略相公身邊計程車卒盡皆豎起了耳朵,斬釘截鐵地道:

“曲經略麾下兵強馬壯,伐夏之役連破強敵,收復失土最多,又最先退回境內休整,有實力牽制同軍。

且秦州控制入蜀要道,一旦落入同軍手中,則涇原、熙河兩路也難保,就算是為了後路著想,曲經略也必定不會坐視秦州失陷。”

“曲正甫麼?”

李彥仙話說了一半便抬手拈鬚,陷入沉思。

其人今年三十六歲,正是“而立”之齡已過,即將到達“不惑”的人生階段。

三年前,大同第一次討宋,其人盡散家財,招募了三千壯士便匆匆進京勤王。

那時的李孝忠還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熱血青年,滿腦子都是報效朝廷的忠孝節義和好男兒建功亂世的壯志豪氣。

但經歷了三年的風雨洗禮,尤其是見識了大宋兩朝君臣的昏聵無能之後,其人雖然仍不忘建功亂世的初衷,卻早沒了當初的熱血和激情。

至少,李彥仙再不可能輕易離開秦鳳路,並將自己辛苦拉出的大軍交給某個無能相公無端白白消耗了。

這三年的生死考驗,也讓其人學會了從利益角度看人看事。

同軍前年滅宋取得京西兩路和荊湖北路江北之地,去年滅掉夏國又控制河西。

若是再攻下秦州的話,就能繼續西進拿下岷州,進而截斷川陝兩地的聯絡,堵住涇原路和熙河蘭廓路宋軍的退路。

正常情況下,曲端如果有餘力,應該會為了後路著想,全力援救秦州。

但問題就出在“後路”上。

“募西人守陝地”的西軍從成型開始,就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獨立性。

高階將校幾乎全在本籍的涇原路兵馬地域性極強,而幾乎由李彥仙一手重新拉起的秦州兵馬則是獨立性極強,二者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朝廷兵馬。

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即便手握錢糧和人事大權,也只能以“大義”支使根基相對淺薄的知熙州事劉錡,而對曲端和李彥仙兩部,則只能以利相誘。

不管朝廷承不承認,曲、李二人都是事實上的亂世軍閥。

不同的是,最先響應《伐夏檄文》的曲經略為自己預留的“後路”明顯更多,而早早將家人都接到了秦州的李經略將自己的“後路”定在了秦州。

曲端不是沒可能救秦州,但指望其人冒著拼光麾下兵馬的風險救秦州卻絕無可能。

因為軍閥的力量來自於麾下的兵馬,有錢有兵的軍閥才是真軍閥,丟掉了手中兵馬的軍閥狗都不如,即便提前準備再多的“後路”也白搭。

但大敵當前,這些話卻是不方便講給麾下將士聽的。

李彥仙收回思緒,看著身旁翹首以盼的將士們,當即振奮精神,高聲喊到:

“同軍圍城之前,本帥就已傳信熙州和渭州,援軍已經在路上了。

陝西一家,曲經略、劉知州若是率大軍來救秦州,我等也要戮力,不能讓同軍打援的企圖得逞。”

彷彿是為了印證其人的講話,東北方向同軍兩營之間突然殺出一彪人馬,引得成紀守卒一陣騷動。

“援軍?”

“真的是援軍!”

“相公快看!”

李彥仙身材高大,不用呂圓登手指,也能看大軍疾行揚起的煙塵。

看煙塵的規模,至少有三千人以上,隱約能見的服飾旗號也像是涇原路兵馬。

可援軍為什麼會出現東北方向,由西北方經瓦亭川南下不是更安全麼?

但其人才發出“不能讓同軍打援的企圖得逞”豪言,此刻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