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銀樣鑞槍頭

利國監西南,無名荒地。

兩軍靠近,藉著陣前篝火的光亮,羅延壽都能看清賊軍嚴整的陣型了。

這個距離,神臂弓已經能對無甲者造成有效殺傷了,但羅延壽仍然沒有命令部隊停下放箭。

賊軍的前排都是披甲的槍盾手,防護力很好,現在就放箭純粹是浪費箭矢。

西軍之所以能成為大宋王牌精銳,是經歷了無數血戰才鑄就的。

實際上,西軍與夏人百餘年的衝突中,打的勝仗遠遠多於敗仗。

而敗仗也多是在運動中被突襲,或糧道被斷士氣低落,長期圍城甲械消耗過大等情況才會發生。

只要西軍列好了陣,箭矢又充足,不會懼怕任何同等數量的敵人。

現在,全軍共列了六個緊密的大方陣,再構成正三角隊形,向前緩慢推進。

準備如此充分的情況下,就算最精銳的夏軍來一兩萬人,也不敢與之硬撼。

而愚蠢的賊軍居然給了本方充足的準備時間,還想比拼陣戰,那就更不用急,

羅延壽命部隊慢慢往前推進,準備到最佳射程再開弓,一舉擊潰賊軍。

射箭不僅是個技術活,還極耗體力。

即便是嚴格訓練的精銳士卒,開強弓的速度也快不起來,

操作更復雜的強弩,發射速度還要更慢。

因此,才有弓弩面對騎兵時,“臨陣不過三矢”的說法。

精銳部隊敢將敵軍放近了再打,因為這樣才能給對方更有效的殺傷。

而烏合之眾通常會因為緊張,在射程外就開始射箭,白白浪費箭矢和體力。

所以,哪怕是同樣的人數,裝備相同的兵甲,精銳部隊也總能輕易打敗烏合之眾。

羅延壽命部隊擺出正三角隊形,就是打算利用裝備精甲的三角尖端方陣,吸引賊軍率先射箭。

官軍則頂著沒甚殺傷力的箭雨繼續前進,並利用賊軍弓弩輸出的間隙快速變陣。

在承受很少的傷亡後,用一輪近距離攢射,將賊軍直接打崩潰。

但兩軍臨陣,即將接戰了,他才發現對面的賊軍似乎真不是烏合之眾。

甚至,面對本方大方陣的迫近,賊軍仍是一動不動,似乎比本方還要更像精銳。

羅延壽心中突然極度不安,不敢再執行之前確定的方案了。

“變陣,快,變雙層一字陣。”

臨戰變陣極為危險,本方士卒會因為緊張而混亂,很容易遭敵軍衝擊。

但身經百戰的精銳西軍心理素質極好,完成這個戰術動作根本不亂。

動作雖然做不到如京營禁軍般整齊劃一,卻勝在不急不趕,始終不亂。

而對面的賊軍的陣型,仍是一動不動。

沒人因為緊張而開弓放箭,也沒有軍官大呼小叫竭力壓陣。

賊人就這樣安靜地站在那裡,彷彿是一群沒有知覺的雕像木偶。

就這樣看著他們前進,看著他們變陣,再看著他們繼續前進。

似乎,這群賊軍就是一群無情的看客,站在這裡,只是為了觀看西軍拙劣的表演一般。

炎熱的夏夜,沒有一絲的涼風,四周的蟲鳴蛙叫,也彷彿在這一刻停了下來。

豆大的汗珠從羅延壽的額頭滾入發乾的嘴中,不是很鹹,而是特別苦!

即便騎在馬上,其人仍能感覺到自己的四肢沉重,也能清晰地聽到自己心臟噗通亂跳的聲音。

就算四十年前第一次上戰場時,他都沒有像今天這麼緊張過。

其人突然有了絕對不可能打贏今天這一仗的恐怖直覺,甚至,還有想命令全軍立即轉身,不管對面的賊軍了,趕緊撤退的衝動!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臨陣轉身,把防護薄弱的後背交給敵人,就是明明白白的送死。

而且,在這種局面下,全軍一旦轉身往回撤退,就算賊軍不放箭和追殺,軍卒們也會因為緊張害怕而爭先恐後,不出五十步,撤退就會變成潰敗。

這麼密集的陣型,一旦潰敗,一些緊張過度計程車兵,會將手中的刀槍招呼到擋路的同袍身上。

屆時,甚至不需要賊軍掩殺,兵士們自己就能幹掉小半兵馬。

處在中軍中的主將羅延壽都如此緊張,陣中計程車卒更是可想而知。

前排軍陣中,已經有士卒因為緊張而發出無意識的尖聲驚叫,

驚恐是會傳染的,如此詭異而緊張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