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舊之交人才荒

自從在之罘灣見到了“失蹤官員”的趙遹,

並逐步瞭解到同舟社埋於海面之下的冰山輪廓後,

宗澤就被同舟社的龐大布局和徐澤超強的戰略定力所折服,

其人深信掌握這個龐大組織的掌舵人,絕不是謀朝篡逆的小人——

對於一個心懷蒼生,佈局九州的真豪傑來說,

割據政權大宋最多隻能讓他順手為之,真不值得徐澤使用陰謀手段。

垮過了心裡這道坎,宗澤彷彿煥發了青春,又有了無窮的工作熱情。

快六十歲的人了,比一眾衙吏還要有活力。

其人不僅深入治下,督導同舟社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還將州衙一眾屬僚、胥吏使喚得團團轉。

針對共建會包稅之後,

州衙內人浮於事,只坐衙、不下鄉的怠政行為,

宗澤推出了與同舟社接軌的考績評定標準,

明確要求所有“公職人員”每年一評,

不幹事、幹不好事、不幹人事的,不僅會丟飯碗,還會受到嚴懲。

其實,用不著他嚇唬人。

有作為才會有地位,

流官必須依靠胥吏方能治理好地方,才給了他們上下其手的機會。

但同舟社另起爐灶,靠共建會就能把地方治理的很好,

對無法經常遷轉的胥吏來說,就是巨大的生存危機。

要麼混吃等死,待到同舟社徹底掌控登州後,被掃地出門,

要麼主動轉變思想和作風,積極按同舟社的要求辦事。

對這猾小人”來說,

這個選擇,根本就是送分題,稍有腦子的人都知道怎麼選。

所以,早在宗澤投靠同舟社之前,

這些胥吏就已經過著升衙摸魚,收衙便為同舟社奔走的“地下黨”生活。

如今,有了知州相公的公開支援,

由地下轉為公開,用不著再偷偷摸摸了,

於是,以往欺上瞞下,作威作福的胥吏們,

在徐澤表現得越來越強勢後,全都搖身一變,

成了積極響應同舟社號召,心繫百姓,服務鄉里的“大好人”。

家不在本地,又有任期遷轉可期的流官要稍微好過一點,

可以更加從容地處理與同舟社的關係,有政績的事就幹,需要擔風險則免談,

但同舟社大改組以後,這種悠閒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復返了。

海東、遼東等同舟社“直轄”的地方不論,登州的變化同樣很大。

徐澤先排人私下通知各縣官員,同舟社近期有重大政策調整,

怕出事,不敢留下的,想辦法“禮送出境”。

鐵了心留下的官員,則在同舟社治下州郡的“內部任用”。

且任內考績將採取全新的評判標準,

不僅將三年一評改成了每年“小評”,三年“大評”,

而且,考績還涉及到社務部之下多曹的具體量化指標。

其實,指標量化再多,落不到實處,都是扯淡。

但同舟社偏偏有能落到實處的辦法——

日常有吏曹、監曹的抽組巡察,

考績時,還要與治下共建會相互評分。

待到知州宗澤投效後,

同舟社透過知州衙門直接下令就更方便了,

工作任務指向性更加明確,考評反饋也更注重資料說話,

同舟社的總部就設在登州,

上面有垂直指揮,面對面監察,下面有共建會反向監督,

還像以前一樣坐在衙門內當老爺是不成的。

必須撲下身子,解實情、做事實,

由此,工作壓力倍增。

官不好當,當不好官,好官太難當的感慨越來越多。

但,這些話也只是少數官員私下感慨而已,

誰覺得辛苦,可以不幹,下面還有大把的人削尖腦袋想進來。

畢竟,在同舟社治下,

對官員能力的考評擺在首位的是能做事、做好事,

讀書確實很重要,同舟社連粗糙軍漢都要識字,

但讀書不是唯一衡量尺度,任職還要看能力。

比如農曹的曹首梁忠,

滿臉風霜,一身粗布衣,雙手全是老繭,寫詩作賦想也別想,

但別人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