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五章 鐵牛思春

安排在一起混訓,進一步加大各將軍官的相互交流,並不遺餘力的削除山頭。

打仗之人,骨子裡多有一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傲氣,做事更習慣直來直去,集訓的方法也要有所區別,

讓這些帶兵打仗的好手放下刀槍拿起筆,寫學習心得不是不行,但不能太多,多了會適得其反。

在集訓課目的設定上就與第一期有了明顯的區別,理論思考的環節很少,而注重以更形象的方式,傳達新軍制對各級軍官能力素質的新要求。

如開訓後的第一課,還是大課,不過,相對於第一期,更側重於“使命”上的具體要求講解。

帶兵打仗的戰將,頭腦必須清醒,要知道吃誰的飯,為誰打仗,但真正檢驗其能力素質的主要指標,還是看敢打仗、打得贏的本事。

開班式上,徐澤同樣留下了思考題,但只有一道:

敵我雙方均列裝火炮的情況下,如何改進軍制,以應對新的戰爭形態需要,又能保持對舊有戰爭形態的壓制效果?

同軍的編制參照大宋禁軍,都是少量槍盾手加大量弓弩手編成。

這種編制,在應對組織度低、甲械稀少的山賊和“義軍”時,可謂無往而不利。

但應對騎兵為主的金、遼兩國兵馬時,就存在輸出有餘卻機動不足的問題,作戰方式也比較呆板,難以適應戰曹設想中以後的多目標作戰形勢。

火炮列裝後,編制的問題更突出。

須知道,火炮在試炮時一個人也能操作,但為了保障作戰時快速輸出、戰場轉換等任務需要,必須固定相應的炮組。

一個炮組動輒五、六人,炮越大人越多,這些人都要佔用原本的編制,造成更多的問題。

在這種形勢下,即便作戰物件不列裝火炮,同軍的編制也需要做出調整。

在徐澤的帶動下,同軍軍官早就習慣了發現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再建立制度的建軍模式。

比起第一期集訓學員做思考題的痛苦糾結,第二期輪訓學員的表現就要積極踴躍得多,並且頗有深度。

不僅有重定營一級編制的合理化意見,還有禁軍都-營-將編制不能適應新戰爭形態需求的思考。

這些問題,徐澤都有比較深入的思考。

徐澤本就計劃待三期輪訓結束後,便全面調整編制,以徹底脫離宋軍這種上下脫節、指揮不暢的彆扭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