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滄海搏浪小七悟

高麗國都開城府。

松嶽山南麓皇宮會慶殿內,高麗君臣正在商議昨日收到的邊疆急傳。

訊息是緊挨女直曷懶甸鹹州城的定州傳來的——大宋朝皇商同舟社商隊結束女直之行,由完顏銀術可護送南下,欲借道高麗返回大宋,但令人疑惑的是,這個所謂的大宋皇家商隊卻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文書和印信。

高麗雖小,官制和儀禮、輿服卻是先參照大唐,後模仿後周和大宋,朝廷各部堂一應俱全。

殿上,大臣們紛紛針對所司發表意見。

有人質疑宋朝商隊的真假,討論國究竟該將其扣留還是禮送出境。

有人擔心這個商隊就是宋朝派往女直人的使團,會給剛剛勉強穩定下來的高麗、女直關係帶來難以想象的變數。

也有人拿出一堆不想幹的政務上奏,似乎想要轉移話題。

還有人提醒女直人和大遼朝廷劍拔弩張,高麗作為大遼的藩屬國,宋人商隊非正常情況出遼境這麼敏感的事,是不是該先派人告知遼朝北樞密院。

持續百多年的“華化”和“土化”之爭,鑄就了高麗朝臣多看風向少講實話的官場風氣,一眾大臣看似發言積極,其實全都是沒用的廢話。

登基滿八年,年已三十四歲的高麗王王俁看著一眾滑不溜秋的臣子,心下有些厭煩,揮手宣佈散朝,只單獨留下守太尉吳延寵。

“太尉,女直人那邊有哪些動靜?”

守太尉吳延寵本籍大宋海洲,歸化高麗,科舉及第後,深得先王王熙和當今國王王俁兩朝高麗王的信任,即便在六年前擔任副元帥攻打女直人的戰爭中,先勝後敗,為平息國內輿論,和元帥尹瓘一同被奪職,但隨後僅一年又復職,三年內先後任守司空中書侍郎平章事、守司徒和守太尉,是高麗王王俁的絕對心腹。

“王上,自去年大遼春捺缽頭魚宴上,完顏阿骨打公開跳反後,女直人就一直在加緊整軍備戰,應對大遼隨時可能到來的征討。曷懶甸之地的女直遊騎去年就開始縮小巡邏半徑,以臣推測,女直人短期內,當不可能對我國有所圖謀,也不希望我們對他們有形勢誤判。”

“女直人與大遼之間的大戰何時可能爆發?”

王俁沒有詢問女直人和遼朝之間會不會打仗,女直人與大遼之間必然會爆發大戰是高麗朝廷早就形成的共識,他最關心的只是戰爭發生的時間和烈度,以及本國介入這場大戰的時機和方向。

“這得取決於遼人究竟如何定義女直人的威脅,只是,從前些年曷懶甸大戰遼人的遲鈍反應來看,臣以為,遼人這次恐怕還是會坐失良機,戰爭最終應該是準備充分後的女直人主動發起。”

曷懶甸之戰是高麗人難以撫平的痛,指揮這次大戰的元帥尹瓘戰後同樣被奪官,但他拒絕朝廷的復職任命,並於兩年前鬱鬱而終。

作為那場大戰還活著的最高指揮者,吳延寵每次提及此事,都恨不得活撕了當朝平章事崔弘嗣,當年,正是此人帶頭給王上施壓,使得戰爭最終功虧一簣的。

王俁注意到吳延寵臉色變化,但他也毫無辦法。

高麗太祖王建本是松嶽出身的豪族,早年投身泰封王弓裔的麾下,後來在其他豪族的支援下推翻了弓裔。

王建登上了王位後,不得不對豪族勢力妥協,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王命都難出開城府周邊。

直到第四任高麗王光宗王昭即位,王權才初步安定,光宗目睹惠、定兩朝由於豪族跋扈造成的政治不安局面,力圖振作王權,但令他悲哀的是,整個高麗無論是在人力還是在制度的層面,可供國王利用的資源都非常有限,光宗不得不從外部尋找破局的資源。

光宗的辦法是採取“華化”政策,借中原王朝天子之威、中華之制以革新高麗固有的社會和政治結構,從而達到打擊豪族勳臣勢力、加強王權的目的。

中原此時正值後周世宗治下,兩個有為之君各有所需,一拍即合,隨後,高麗曾三次遣使後周,後周也派官員、士子幫助高麗改革,並在高麗成宗後,逐步形成定製。

從那時起,大量後周以及其後大宋籍的官員便充斥高麗朝堂。

所以,高麗持續百多年的“華化”和“土化”之爭的根源乃是王權與豪族權力爭奪,曷懶甸之戰不僅是“國運”之戰,也是王權與豪族權力之戰,本身就摻雜著借戰爭消耗豪族兵力鞏固王權的動機在裡面,一開始就做好了應對豪族反撲的準備。

可惜,誰都沒料到勢力微弱的女直人竟然有那麼驚人的魄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