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澎湖之下有奇珍

油水不願編戶,等有了大地盤又沒經驗和能力,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鄉紳和胥吏們玩花活。

這事交由蔣敬責任,因為絕大部分島民不識文字,真要把此事辦妥帖,莫說三日,再加三日都未必夠。

蔣敬先集合島上各部頭人,教他們用粗細長短不一的樹枝表示男女老幼,而後以家庭為單位擺放,統計後,再安排人逐戶核對。

島上封閉的環境和落後的社會組織度,原本連稅收都沒有,大部分島民自不會想到現在的編戶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因此,僅用兩日就得到了準確資料——列島共有島民一千六百七十二人。

三是指導島民生產和管理。島上土壤本就貧瘠,耕種技術又落後,產出當然低得驚人,只看島民們普遍營養不良的樣子,就知道他們生活有多慘。

這樣的“負資產”不是徐澤想要的,蒼蠅再小也是肉,只要能在臺灣站穩腳跟,澎湖列島以後就是重要的中轉站,如何讓負資產扭虧為盈,是當前必須緊迫考慮的問題。

好在徐澤為了移民,專門帶上了同舟社的“種植專家”——梁忠,在梁山受了徐澤的啟發,搞實驗田種植並取得一些成效後,梁忠就上了癮,遷到之罘灣後,他就做了很多種植實驗,其中就包括海水種稻——當然失敗了。

在嘗過島上的土壤,問了部分島民本地的降雨情況後,梁忠非常肯定地說島上雖然土薄,種稻麥得不償失,但高粱和一些瓜果卻是很適宜種植的,請示徐澤後,梁忠留下一些種子,並教島民種植技巧。

高粱籽其實不僅可以用做禽畜飼料和釀酒,人也可以說吃,當然口感會很差,但對長期吃不飽飯的島民來說,能飽肚子的食物就是天賜的好東西!

還有捕魚,因為洋流帶來豐富的養料,環礁又利於魚類躲避天敵,澎湖列島附近的漁業資源極為豐富,但受限於原始的捕魚手段,島民們終日忙碌,所得卻很少。

同舟社自然隨船帶有各類捕魚工具,連續兩日的捕魚大豐收,不僅教會了一些島民新捕魚技巧,更是讓全部島民敞開肚皮吃魚。

看著這些生產力落後而退回原始社會結構的島民,因為吃飽了幾頓魚,就對自己這些外來侵略者敬若神明,徐澤內心甚喜,多樸實的子民啊。

必須想盡辦法提高島民的生活水平,讓他們吃飽穿暖了,才有更多的時間讀書識字,不對不對——同舟社自己的教書先生都不夠,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在島上安排人傳播文化知識的。

其實,原始社會是靜態社會,受限於生產力低下和認知不足,島民的生活所需僅限於吃、穿兩樣,這幾天同舟社捕魚多了後,一些島民就無所事事,坐在沙灘上曬著太陽看同舟社捕魚。

讓島民們花更少的時間,產出更多的食物,然後就有更多的時間曬太陽——怎麼可能呢?

奴役他們,用皮鞭和棍棒讓他們老實做事?

太低端了!

在徐澤的設想中,等臺灣通航後,來此歇腳的船隻不僅會帶來糧食、布帛,還會有各類新奇且有用的生活用品,甚至調料和奢侈品。

想要?交換啊!

什麼?鹹魚我們不要,你們可以用手工來換。

不會?沒關係,我們安排人來教,包教包會包分配。

原材料太少?這個更好辦,我們船上就有。

沒錢?要什麼錢!先賒給你們,賺了錢再買下一批。

什麼,錢多了沒用?

知道某某家的兒子沒?

賺錢買了一對漂亮的手鐲,娶了你們族長的侄女。

不要手鐲?沒關係,我們還有……

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膨脹的慾望中持續進步的,徐澤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過更好日子的慾望——沒錯,徐澤就要帶著這些島民走向“幸福”生活,而不是征服和奴役他們。

人,才是構成一切社會財富的基石,只有華夏文明,才能產生“共贏”和“帶你致富”之類的政治智慧。

相對而言,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的血腥屠殺和奴役,實在不上了檯面。

當然,也有西方彼時剛剛脫離野蠻矇昧,自身軟實力不足有關,如果澎湖島上有數萬野蠻彪悍的島民,徐澤也絕不敢採取現在這種處理方式。

……

ps:曰:“隋開皇中,嘗遣虎賁陳稜略澎湖地。其嶼屹立巨浸中,環島三十有六,如排衙。居民以苫茅為廬舍,推年大者為長,畋漁為業。地宜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氂耳為記。稜至撫之,未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