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達。”
一路疾馳中,李靖突然一個減速,一揚手,中氣十足地點了一名親隨大將的名。
“末將在!”
常達,本是宋老生部下鷹揚郎將,於霍邑之戰中敗逃回潼關,後隨杜子陵歸附帝國,一直在潼關任左武衛郎將之職,並不曾參與過帝國的歷次對外征戰,此番東征,主動上本求戰,帝未置可否,後經李靖舉薦,方才得以調入東征軍中,一直在李靖賬下聽用,是為帳內親隨大將,此際就策馬行進在李靖身後不遠處,待得聽聞李靖點了自己的名,自是不敢有絲毫的遷延,緊著便縱馬行上了前去,躬身應了諾。
“本督令爾率五千騎軍、一萬步軍,即刻掉頭趕回南門,遇敵出,則側擊之!”
李靖並未解釋根由,僅僅只是面色肅然地下了道將令。
“諾!”
儘管不甚明白李靖此令之由來,然則常達卻並未有絲毫的猶豫,緊著應了一聲,匆匆便奔向了後隊,點齊了兵馬,掉頭便往來路趕了回去……
“咯吱吱……嘭!”
幾乎就在李靖下令分兵的同時,緊閉著的洛陽城南門突然被人從內裡推開,緊接著一聲巨響中,吊橋也被守軍放下,重重地砸在了護城河的對岸,發出了一聲沉悶的巨響。
“跟我來,出擊,突破敵營!”
還沒等華軍大營的瞭望哨們發出警訊,就聽單雄信一聲高呼之下,一馬當先地便衝出了城門洞,率三萬五千精銳步騎有若潮水般向兩裡開外的華軍南大營狂衝了過去。
“嗚,嗚嗚,嗚嗚……”
見得鄭軍如此瘋狂衝來,屹立在前營瞭望塔上的華軍瞭望哨自是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緊著便吹響了告急的號角聲。
“傳令:騎軍中營待命,其餘各部即刻上柵欄防禦!”
李大亮一向是個很謹慎之人,儘管接受的任務只是留守,他卻並未因此而放鬆了警惕,早早便將各部集結了起來,此際一聽警訊大起,自不會有絲毫的猶豫,緊著便下了道將令,旋即便聽號角聲大起中,兩萬名華軍步兵便已在各級將領的口令聲中趕到了柵欄前,一排排的弓箭手飛快地張弓搭箭,遙遙地瞄向了狂飆而來的鄭軍將士。
“嗖、嗖、嗖……”
儘管已瞧見了華軍的緊張備戰,可洶湧而來的鄭軍步騎卻並未因此而停步,對此,華軍弓箭手們自是不會有甚客氣可言,隨著前線指揮官的一聲令下,數千支雕羽箭便有若飛蝗般騰空而起,鋪天蓋地地向鄭軍先頭部隊罩了過去。
“舉盾!”
單雄信敢率部來衝擊華軍大營,自然是早有準備的——衝在大軍最前方的都是手持大盾的盾刀手,隨著其一聲令下,兩千餘面大盾立馬飛快地並在了一起,瞬息間便形成了一堵呈弧面狀的盾牆。
鄭軍先頭部隊的大盾赫然都是特製之物,不單比尋常木盾要寬大不少,還加蒙了兩層的生牛皮,饒是華軍箭雨密度不小,卻根本無法突破得了盾陣之攔截,一通箭雨下來,也就只有寥寥十數名倒黴到了家的鄭軍士兵被從盾陣縫隙裡穿過的流矢所殺傷而已,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推進,推進!”
見得己方的盾陣果然有效,單雄信的嘴角邊立馬露出了一絲獰笑,也沒急著策馬往前衝,就這麼躲在了盾陣後頭,中氣十足地斷喝了一嗓子。
“呼嗬、呼嗬……”
隨著單雄信一聲令下,組成盾陣的鄭軍將士立馬呼喝著號子,開始緩緩前壓,儘管速度並不算快,可移動間卻是如山般沉穩,氣勢可謂是驚人已極。
“弓箭手退後十步列陣,長矛手上前,準備接敵!”
儘管是初次單獨統軍,可李大亮卻並未被鄭軍的氣勢所壓倒,只一眼便已看出了單雄信的打算之所在,下起命令來,自是果決得很。
“弓箭手拋射,盾刀手衝上去,推倒柵欄,給我殺!”
單雄信的戰陣經驗何其豐富,哪怕是躲在了盾陣之後,視線大受影響,可僅僅只憑著管中窺豹的一瞥,便已看清了華軍正在變陣的用意之所在,自是不會錯過這等破敵之良機,但聽其一聲大吼之下,原本密集排列的盾陣立馬便轟然散了開來,數千盾刀手發足向前狂奔的同時,跟著其後的弓箭手紛紛鬆開了扣在弦上的手指,剎那間,數千支雕羽箭呼嘯著騰空而起,密密麻麻地射進了華軍大營之中。
“長矛手穩住,弓箭手七十步拋射,斷敵後路,盾刀手掩護!”
饒是華軍訓練有素,可被鄭軍這麼一通子突襲之下,死傷不少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