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

瑞明三年七月十二日,張君武所部三十五萬大軍在樂壽停駐了六日之後,留徐世勣、陳明振率八千步卒駐守用為輜重轉運中心的樂壽城,自率三十四萬主力大軍再度出發,一路迤邐地向清苑進軍,並於七月十四日黃昏趕到了大清河邊,與河對岸屯駐清苑的高家軍隔河相望,高開道見華軍勢大,不敢再在清苑逗留,一邊趁著華軍尚未渡河,率部向淶源撤退,與遠道來援的奚族酋長步步設利所部兩萬五千騎兵匯合,一邊連派十數撥信使向駐紮在安次的羅藝求援。

“諸公,張家小兒已率部進抵大清河,高開道連發十數求援信,要我軍依約前去增援,爾等以為可否?”

羅藝在起兵反叛之際,原本與高開道有約,要守望相助,在鉅鹿會商時,更是定下了夾攻華軍之計劃,只是事到臨頭,面對著強大無比的華軍,羅藝卻是不免又犯起了躊躇,思來想去之下,愣是沒敢下個決斷,不得不將弟弟羅壽、長子羅開以及司馬溫彥博等文武大員全都召到了城守府的議事堂中,見禮一畢,便即開門見山地將議事的主題道了出來。

“大哥,張家小兒來者不善,高開道若滅,我幽州也自難以保全,唇寒齒亡啊,依小弟看,當須得盡起大軍西向赴援為宜。”

羅壽性子耿直,脾氣也躁,根本不曾去細想羅藝為何不願依約行事,急吼吼地便率先表明了態度。

“父王,孩兒願請命為先鋒!”

羅藝的長子羅開年十八,正值血氣方剛之年,最是好戰,這會兒聽得叔父開了頭炮,他也自來了精神,緊著便自請了一句道。

“嗯,萬均怎麼看此事?”

羅藝心中顯然別有計較,並未對其弟及長子所言有甚置評,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轉而將問題丟給了最為信重的大將薛萬均——薛萬均乃是已故前隋名將薛世雄的第三子,其兄薛萬淑、弟弟薛萬徹、薛萬奮皆是勇不可當之將才,號稱薛家四傑,箇中又屬薛萬均最為出類拔萃,文武雙全,又擅謀略,向為羅藝所倚重。

“大王明鑑,華軍雖是兵鋒直指清苑,然,一旦過了河,離我安次亦是不遠,眼下高開道所部不戰而逃,須得提防華軍轉道來攻我安次,竊以為實不可輕舉妄動也。”

薛萬均年雖只二十五,可卻是老成持重之人,只一語便道破了此際直接出兵前去增援高開道的不妥之處所在。

“善,然,高開道若敗,我軍怕也難獨存,卻又當如何是好?”

羅藝與高開道打過多年的交道,自不會不清楚其之為人,他之所以不曾急著發兵前去救援,就是擔心高開道逃得過快過猛,一旦如此,豈不就成了他幽州軍去獨扛華軍之重壓,那後果當真不是好耍的。

“回大王的話,依末將看來華軍強悍難敵,實難正面為戰,即便能勝,我軍折損也自必重,此智者所不為也,然,高開道也自不能不救,當以圍魏救趙為上上之策!”

薛萬均顯然早就已通盤考慮過戰局之演化了的,胸有成竹之下,這會兒應對起來自是從容得很。

“圍魏救趙?唔,倒是妙招,只是計將安出哉?”

羅藝有心要爭天下,自然是不願手下兵馬折損過巨的,此際聽得薛萬均如此說法,眼神立馬便是一亮,緊著便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此須得看華軍之動向而定,倘若華軍過了大清河之後,並未來犯我安次,而是一路緊追高開道去了蔚州,則我軍可趁虛南下,先收復樂壽,再伺機兵進鉅鹿,如此便可一舉截斷華軍之後路,敵不戰自亂矣,此為最理想之狀態,而若是華軍不追高開道,轉而來攻我安次,則我軍須得先行退守幽州,依城堅守,待得突厥汗國大軍殺至,再裡應外合,也可大敗華軍,總而言之,我軍目下切不可盲動,當須得以不變應萬變,如此便可穩得一勝,一旦河北為我所用,西向可攻山西,南下可取山東,據此三處,則可與華朝爭一雌雄矣。”

薛萬均家學淵源,胸有溝壑,從戰術角度分析到戰略態勢,所言所述皆有理有據,當即便令堂中諸般人等皆頻頻頷首不已。

“好,此策甚妙,本王看著可行,大臨(溫彥博的字)以為如何啊?”

薛萬均這麼番長篇大論可謂是完全說到了羅藝的心坎上,心喜之下,羅藝自是不會有甚異議,只是出於慎重,他還是沒急著下最後的決斷,而是謹慎地將問題丟給了默立在一旁的司馬溫彥博——溫彥博,山西太原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早年曾在隋朝擔任文林郎、通直謁者,隋末大亂時,避居幽州,羅藝起兵割據之後,因其才高,三顧而請,委其為幽州司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