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卅一回 明前因群豪服氣 說後果英雄相惜
上回說到竇輔為救出被困於零陵武陵城之親友師長,冒險用計。自己亦被困寨中,但卻意外遇到護送戲志才北上,中途臨時折返的龐德。因戲志才留下計策,並在龐德隨機應變之下,使得竇輔計策得以順利實行,並得脫險境。但是,對於龐德假傳命令之行為,竇輔卻非常生氣,欲斬龐德,在楊璇及黃忠等一眾人的勸說下,才饒恕龐德。但對於戲志才能夠如此準確的判斷蠻兵造反,並留下計策,非常好奇。在看過龐德轉交戲志才之信後,再加上龐德繪聲繪色的敘述,才恍然大悟。
原來,當日戲志才與龐德一行離開零陵北上,在經過武陵郡時,戲志才發現沿途多了許多蠻人,好奇之下,在城中詢問,才得知這些蠻人是下山來各縣城中交易的。只是,往日一般是老弱及婦孺偏多,不知怎的,此次確實青壯居多。這一不尋常的舉動,引起了戲志才的警覺。忙派遣龐德及隨行將士四處打探。方才知曉蠻人秋冬雪後,一般都蟄伏山中,為了過冬,便會在此之前,下山來用山中特產交換所需必需品。但是,若遇到年景不好時,就無法獲得足夠交換物資。於是,便會下山劫掠。
得知這一情況後,戲志才愈發覺得不對勁。一般青壯皆留山中從事各項生產,一般下山採購皆是婦孺。且此次沿途所見,根本不見蠻人有多少貨物。戲志才為了確定自己推論,親自上街去與蠻人以物易物。卻發現蠻人根本心不在焉,對於是否吃虧,亦毫不在乎,似乎另有目的。至此,戲志才已經確定蠻人必有所圖,今年亦必定會下山劫掠。只是,戲志才為人冷漠,似乎除了自己關心之人,對一切並不是很在意,也許與其經歷有關。
可是,接下來發生了一件事,讓戲志才感到事情比想象中嚴重的多。原來在他們一行人離開武陵後,龐德發現似乎有人跟蹤他們。而後在長江邊,準備渡江時,還遭到蠻人的盤查和阻攔。當時,龐德等便大怒,準備教訓蠻人,被戲志才阻止,並好言相商,又給予不少財物,才得以順利過江。
在江上,戲志才越想越不對,若蠻人只是下山劫掠,最多就是派人混入各縣城,到時可以裡應外合,方便破城可是,如今卻是派兵在場邊渡口盤查,似乎欲斷絕荊南與荊北之聯絡。戲志才料定蠻兵所圖甚大,絕非是一般劫掠。而此時竇輔等皆在荊南,若蠻兵如此行事,加之準備充分,有心算無心,竇輔等必定危急!
當時,聽戲志才如此分析,龐德等抱怨為何不讓他將江邊蠻人殺光,再返回零陵通知竇輔,而是直接渡江北上了。
戲志才為龐德等人分析,方才在岸邊,明處只有十幾人,可是暗處到底有沒有埋伏卻不得而知。敵情不明,不可貿然行事。再者,輕舉妄動,必定會打草驚蛇。若事成,蠻人不見江邊守衛,必定加強戒備,甚至提前舉事!若事不成,則自己一行人恐怕性命不保。生死事小,但無法通知竇輔應付局面,則後果嚴重。所以,戲志才在權衡之下,便決定先過江,再伺機派人返回通知竇輔。
而且,戲志才料定,自己等人可能是為數不多被放過江之人,荊州一眾官員世家,此刻大半在荊南慶賀竇輔大婚。朝廷並不知曉荊南之變故,蠻人一旦起兵,恐怕訊息會立刻封鎖。等朝廷得知情形,再派兵前來,恐怕就晚了。所以自己一行人是決定此事成敗之關鍵!更加應該先過江,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行設法救援。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這個道理。並非一味躲避,而是,不該逞匹夫之勇。先行退讓,再擇機反擊。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當時,龐德等人是似懂非懂。加上之前竇輔曾要求眾人,一切都聽戲志才安排。而戲志才在靠岸後,火速趕往南郡治所江陵城,向郡守稱述情形,並要求龐德潛回荊南通知竇輔戒備,若蠻兵還未起事,則要竇輔迅速帶人走水路北上。若蠻人已經起事,按照其部署,所圖必定不小,荊南四郡首當其衝便是武陵郡,而後必定是零陵郡,再後是桂陽郡,長沙郡因為有湘水阻隔,必定是最後攻取的!
竇輔等人聽到此刻,對戲志才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切事情的發生經過,與戲志才的料想分毫不差。
龐德並未因為眾人的讚歎而停下。因為這十數日的經過及相處,使其對戲志才早已奉若神明瞭。龐德接著稱述道:當時,自己問戲志才若蠻人已經起事,且一切與他所料一致,又當如何?
戲志才告訴龐德,若蠻兵確實如他所料一般進兵,則通知竇輔,先破零陵之圍,再去救援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