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直接把竇輔嚇得跪倒,匍匐在地,根本不敢抬頭,顫聲道:“陛下,此時乃陛下之事,臣萬萬不敢說,亦不能說!還請陛下恕罪!”
靈帝見竇輔如此輕輕出了一口氣,接著道:“愛卿只管言。朕今日恕愛卿無罪!”
竇輔還是一個勁搖頭,開玩笑。這事是自己可以說的,這會說完,恐怕馬上會人頭落地。再者說了,就算靈帝不砍了自己的頭,恐怕何進與十常侍也不會放過自己。不論說誰都會得罪一方。當然這最可怕的還是得罪靈帝。因為根本不知道他屬意哪一位,說對了無功,所錯了那就是死罪!
靈帝見竇輔如此,嘆了口氣,喃喃道:“難道自美人棄朕而去後,這滿朝文武,這偌大後宮,竟沒有一個人敢與朕說句真話!”
竇輔從沒有想到高高在上的皇帝會說出如此落寞之言,在竇輔看來,這天下都是他的,又有什麼可憂愁的。至於說寂寞更加不可能,靈帝后宮那可是佳麗無數啊!可是,此刻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靈帝的落寞。竇輔無論如何,畢竟身體內有一個千年後的靈魂。聽了靈帝之言,一時腦子熱血,上前問道:“陛下!臣願為陛下分憂!只是,臣若說的不對,還請陛下恕臣之罪!”
靈帝面現喜色,連道:“愛卿請講,無論說什麼,朕都恕愛卿無罪!”
其實,關於立誰做太子,竇輔不是沒有想過。靈帝雖然後宮無數,也努力耕耘,奈何成年的只有兩個皇子,大皇子劉辯乃是何後所生。小皇子劉協乃王美人所生。生母生了劉協後,便被何後毒死!至於其他的,都沒有成年或者還沒有成形就被扼殺了。至於怎麼死的,想來又是一部甄嬛傳啊!
所以,劉辯與劉協出生後,也沒有養在宮中。大皇子劉辯寄養在道士子眇的家裡,不敢叫他的劉辯本名,稱他為“史侯”。因為史道人有道術,何氏想憑藉他的道術保護皇子辯。
很多人不解,何後已經貴為皇后,又何須如此呢?其實,論出身劉辯與劉協沒有多少區別,何氏生劉辯時,只是一宮女,只是因為姿色好,又母以子貴,才被封為貴人!後宋皇后被廢,何氏才藉機上位,成為了皇后。所以,在她剛生完孩子時,是無力保全孩子的,而靈帝之前的孩子全部夭折了!
至於小皇子劉協,也就是未來的漢獻帝,出生後生母便被何後毒殺,靈帝怕劉協再遭不測,便將劉協交由自己的生母董太后照料,所以稱之為董侯!
其實,若不按照歷史來說,因為所謂的劉辯蠢笨,劉協聰慧,實在不能說什麼!劉協最後做了二十幾年皇帝,可謂名正言順,自然會被說的很好!無論是扶持他上位的董卓,或者是後來挾持他的曹操,都不會承認之前的少帝劉辯。被抹黑和糟蹋是肯定的了!何況支援劉辯的何進以及後來的袁紹,都沒有好下場,還有誰會為他翻案呢?
當然,劉辯有生母保護,又有大將軍舅舅何進扶持,自然生性會軟弱些,一個強勢的母親和舅舅,孩子自然不會強大,這是家庭環境造就的!看看之前的呂后的兒子惠帝,之後的李世民的兒子高宗李治!不就是因為有強勢的母親和強勢的舅舅嗎?再後來滿清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看看皇二子廢太子胤礽。長子(大阿哥)胤禔,不就是有強大的母家嗎,所以造就他們性格的軟弱。
而劉協從小失去了母親。寄人籬下,自然更需要自強,更能察言觀色,如何獨立存活,如同九子奪嫡中那位皇四子(四阿哥)胤禛。童年的不幸與艱辛,以及沒有強大父母家人的孩子,未嘗不是老天給的一份恩賜!正所謂有得必有失!
所以。在驟然失去所有依靠時,劉協的表現自然勝過劉辯,因為劉協從未有過什麼依靠。這樣的孩子早慧!過於溺愛的孩子,則通常成就有限!就是俗稱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即便沒有歷史,竇輔也覺得劉協繼位比劉辯強!當然還有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劉辯繼位意味著何進的權勢會愈發不可收拾。如此強勢的外戚,實在不是漢室之福!想來這也是漢靈帝憂慮之處!外戚干政是整個東漢朝的隱痛。作為這事件的受益者,靈帝自然不能不防。所以,竇輔有理由相信靈帝希望立的是劉協。再者,竇輔從靈帝的言談中,似乎感受到他對王美人的思念。有的時候,得不到的與已經失去的是最為美好的!從這點說,王美人是幸運的。總算沒有活著等到被靈帝厭棄!看看那被漢武帝拋棄的陳阿嬌,那個可是當年被武帝金屋藏嬌的愛人啊!結局如何?那個奪了陳阿嬌恩寵的衛子夫又如何?最終不過是另一個陳阿嬌罷了!連兒子都沒保住!可是。最終讓兒子登上帝位的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