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而去批評孩子們“不成熟”的人們,往往相當的重視威嚴與倫理,也因此,就算他們發現自己打錯了孩子,最多隻會偷偷的在孩子的晚飯中加條雞腿……這是電影中常常出現的情節。
一路偏激到高中的我,因為遇上了這個人,而將瘋狂的執念化為了正確的堅持……他教我的,並不是什麼唱高調的“放眼天下立足世界”、“成為萬人之上”,或是“五子登科”,只是極其簡單的“盡其所能發揮自我”、“年輕人要有理想”、“做有水平的人”……我最欣賞他的一個想法,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未必要是呼風喚雨的。只要能夠成為自己的驕傲,能夠在一般人都會軟弱退縮的情況下,鼓起勇氣去堅持自己的夢,人生就會了無憾恨……”
您說格局不夠大?沒有貢獻國家社會?甚至有點為我自私?很遺憾,這樣的口號才具吸引力!彷佛遙不可及的救世濟世,也是在你擁有改革的力量之後才談得上的。然而老師在社會的沉淪與紛亂中給了我們入世的熱忱,讓我們覺得未來充滿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信念而奮戰不懈,是多好的一件事……從小到大似乎只是懼怕責罰和威壓而唸書的我,找到了第一個說服自己把書讀好的理由……
我開始覺得自己在進行一場“聖戰”,只是單純的為了想做個“讓自己瞧得起的人”,不用為了錢,不用為了遙遠的未來,不用為了不知幸不幸福的成家立業,可以對家裡的責罵與冷言冷語處之泰然……
遺憾的是大學聯考過後,由於已被過往的價值觀根植了“眼高手低”的惡習,我雖然創造了一個奇蹟──那似乎不是我該考的分數。縱使那樣,也填不到任何一個我想要的科系;我和哥哥一樣選擇了交出成功,卻是因為無奈,我選填了家裡認為我應該唸的……一所私立學校的建築系。
我的心中其實挺懊惱的,因為我的分數可以念我想要的幾所國立大學,甚至連第一志願臺灣大學排名較後段的科系都填得到……曾幾何時,開始有了“選系不選校”的口號出來。我盲從了這個其實我並非百分之百認同的想法……
後來,我在一個不熟悉的大城市展開了兩極化的生活。臺中有著與臺北相同的繁華,沒有得到滿意的大學生活,好像……從前一路上抱著那樣的理念奮戰都落了空?期待自己終有一天能活得快樂尊嚴、不用在非做不可的事情中打滾……國中到高中時一直是這樣,揣測著未來,才能忍受眼前的委屈。一次接著一次,只為了成績單上的數字捱罵,國一到高三的每個寒暑假都被壓著唸書……
結果上了大學我還是每天在打滾。畫不完的設計圖、越晚越熱鬧的系館,讓我過著荒唐的生活,忙得天昏地暗以外的時光,便用狂歡來蓋過空虛;反正知道專業科目過了就不會二一,其它的課翹得亂七八糟、也當得一踏胡塗……
最後只完成了一個荒唐的夢想:從高中時開始存的壓歲錢都沒什麼機會亂花,到考完大學聯考時累積了約有三萬元之多。當時是想拿這筆錢,在“終於能過得海闊天空的時刻”來實踐一些夢想的……結果夢想在哪裡呢?錢倒是真的揮霍個精光!除了每個月一萬的零用錢外,我在短短半年把三萬元的存款用的一滴不剩……
我腐化了。我對不起老師……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所有支援我的人……
縱使每一次荒唐後,我臉上帶著狂歡的笑容和疲倦,我的心底在痛哭……每天晚上騎車穿越十一公里的中港路,在臺中市區最熱鬧的地方流浪;我將這段時日的彷徨,寫成了威因在第三部的流浪意識……(後來因應劇情需要,這部份縮減了不少)半年後,我回到了臺北。並沒有被退學,只是寒假日復一日的空虛,煎熬著變得怯懦的心,終於……我下定了決心重頭來過。辦了休學躲在補習班裡準備重考,就在那之後不久……意外的接到了老師的死訊……最後一次見到他是聯考完的謝師宴,他聽了我的成績,祝賀著我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因為我的成績是在他預料之上的。想起那一幕就羞愧不已……我暗自發誓一定要再贏一次才去見老師,結果再也見不到了,我偷偷大哭了一場。
然而我失敗了。倉促成軍的下場,我考得比第一年更差……但是我卻毅然決然選擇了再試一次!也是那時候,心頭最苦悶的時光,讓我開始構思這部小說。那一整年……過著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每天苦練著早已學過的東西,只求爐火純青。但是我明白自己絕不能再輸!否則終其一生就只能做只蠕蟲,在臭水溝裡攪和著人們的糞水隨波逐流!我不能輸!我答應過老師、我答應過自己……
重考班就如同監獄,“蹲苦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