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要求斬殺宦官頭目中的幾個常侍張讓、趙忠等人;而更多對黨錮一直不滿的如楊賜、馬日磾等官員則要求靈帝大赦天下黨人,釋放流放的徙徒,以便共同鎮壓太平軍。
光和五年六月,靈帝終於同意下詔解除了長期實行的“黨錮”之獄,大赦天下,當然只有張角等黃巾軍罪不可赦,同時因為及時現並剷除了洛陽城和皇宮中的太平道信徒,河南尹何進被靈帝提拔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卒屯于都亭,以鎮守都城洛陽,另外又在都城周圍八關(函谷關、廣成關、伊闕關、大谷關、轘轅關、旋門關、小*平津關和孟津關)之中設定都尉駐防,以加強都城洛陽的外圍防衛力量,阻止黃巾軍向洛陽的進攻。
靈帝又下詔令左中郎將朱雋率領北軍步騎兵四萬多人,進攻東線潁川一帶的太平軍,務必擋住這支直插都城洛陽的黃巾軍主力部隊;命仍在冀州與黃巾軍作戰的右中郎將皇甫嵩率領新軍士卒聯合地方官軍,進攻冀州黃巾軍,討伐張角,阻止其主力大軍南下洛陽;命南陽郡守率地方官軍防守南線,以防止黃巾軍北上。
另外靈帝還下旨令朝中的公卿交出家中的馬車、弓弩,用以充實軍隊,各位將軍的子孫和吏民之中只要是懂得打仗、有些武力的,都集中到都城洛陽接受面試,合格的便分到各軍之中一同參戰,同時嚴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與黃巾軍作戰。
這次的黃巾起義雖然最終仍然生了,但由於有了老劉的介入,使得朝廷事先有了準備,而最後參加起義的太平道信徒由於各地官府的壓制,比原來的人數少了一些,但老劉畢竟不是神,他雖然想盡自己的努力去阻止黃巾起義的生,可有些事情畢竟不是因某個人的意志而轉移的,只是這次起義對大漢朝所造成的影響,至少會比原來小一些。
現在內地的官軍都在與黃巾軍作戰,而幽州的老劉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那便是在張角率領太平道信徒起義後的第三天,鮮卑大軍便兵分三路向漢地起了進攻。
第一路是由東部鮮卑大人闕機率領的七萬鮮卑騎兵,手下
將軍有彌加、素利、宇文莫槐幾人,他們從右北平郡的徐無縣進入漢境;第二路是由鮮卑大王和連與中部鮮卑大人柯最合兵一處,他們的兵馬最多,共有八萬多鮮卑騎兵,旗下大將有闕居、魁頭、慕容風等人,這一路大軍從上谷的廣寧殺入幽州;最後一路是由西部鮮卑的兩位大人置鞬落羅和日律推演二人率領的八萬鮮卑騎兵,手下大將有宴荔遊、拓跋疆等人,他們從幷州的雁門進入漢境,三路大軍共二十三萬多鮮卑騎兵,可以說是鮮卑各部精銳盡出,看來這次和連與幾部鮮卑大人都是勢在必得,在他們的後方加起來也只剩下了不到五萬的老弱殘兵。
最先生戰鬥的,是在上谷的廣寧,現在上谷的太守是公孫瓚,而都尉則是原來難樓手下的萬夫長兀赤,為了防止鮮卑大軍的進攻,公孫瓚把老劉派來上谷協助防禦的幾支部隊重新進行了分配,突騎兵第二軍第一師的五千士兵在軍長赤延和師長赤莫罕的帶領下,與高順帶領的六千人的步兵師一起,被派到了上谷最前線的廣寧縣城,而師長脫脫兒率領的突騎兵第二師五千人則被公孫瓚留在了上谷的治所沮陽城中。
由於幽州各地的守軍都得到了刺史府的命令,所有守軍不得出城與鮮卑大軍交戰,只是準備好守城之物,在城中堅守城池,另外由於有了幽州商隊的大力開,幽州各地郡縣之中都是糧草充足,而鮮卑人本來就沒有多少餘糧,只要雙方相持的時間一長,鮮卑人的糧草很快便會耗盡,那時候他們想不撤軍也不行了,餓著肚子的兵馬肯定是自取滅亡。
當和連與中部鮮卑大人柯最率領的八萬鮮卑大軍出現在廣寧城下時,城牆上的三千名當地的郡國兵和五千剛剛武裝起來的屯田軍士兵幾乎嚇呆了,只有突騎兵第二軍的五千士兵和步兵師的六千士兵還比較鎮定,他們中的突騎兵幾乎都來自遼西與右北平郡的烏桓部族,與鮮卑人近年來摩擦不斷,但是烏桓由於實力不及鮮卑人強大,因此他們也是飽受鮮卑人的欺壓,如今他們已經是大漢幽州的正規軍了,經過近一年的艱苦訓練,同時每人手中都配上了連弩和斬馬刀,因此他們並不因為城外的鮮卑騎兵人多而害怕,而是渴望儘快與鮮卑大軍交戰,也讓鮮卑騎兵嚐嚐他們手中這種曾經讓烏桓人吃夠了苦頭的連弩的厲害。
老劉還派工匠在地處邊陲的軍事重鎮之中,於四門的城牆之上都安裝了幾架投石機,雖然數量不多,但由於是採取的固定底座,因此可以投擲的石塊更大,投出的距離也更遠,只是靈活性不如器械師的投石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