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部分

”結果早就在尋找時機的楊爾銘頓時暴怒“汝謂吾歪即從今日歪始……”既然你們視我為小孩,那就休怪我耍小孩脾氣,直接扔下籤籌,命人鞭笞這些胥吏。自此之後,一縣敬畏,再無人敢以小孩視之。

他也有傲氣的能力,上任之初,桐城因為民變的緣故,破敗不堪,到處是一片狼籍,士伸百姓,都是人心惶惶,他上任只是半年,便整修城池安撫流離,讓桐城恢復了平靜,若不是流寇逼近,現在的桐城,只怕已經從災難之後的惶恐中恢復過來了。就算是流寇逼近,有過一次亂民破城經歷,桐城百姓也多少有些底氣:城池已經修補好了,新的縣令老爺調集了數千民壯,城中洪副將看上去也挺雄壯,最重要的是,桐、城離無、為不遠,舊年無為幼虎願意來救桐、城,那麼今年他也同樣會來,大夥要做的,就是撐到他來罷了。

“確實是史參議的命如……但是,你是如何自賊寇重圍中殺出來的?”

楊爾銘手中把玩的,是史可法的秘令,他盯著身前行禮的包文達,略有些倨傲地問道。

非是他小心過度,如今廬、州城失守的原因已經傳開,吳大樸不察,為賊人誘出便是關鍵。楊爾銘雖是年少年威,卻還不想自己的首績成為所人的戰功,故此多問了兩句。

“是城中教諭孫士美施計,將賊人誘入西城,在西城門口處挖有大坑,賊不察之,千餘人墮入坑中,為周圍宮兵以長矛刺死賊勢即潰。末將便乘著這機會,縫繩出了東城,然後取小路間伏來此。賊勢甚眾,這等小挫,不足以退敵,還請楊縣尊速發援兵。”

楊爾銘咧了一下嘴,算是笑了笑,然後轉過臉去。

“楊縣尊!”包文達有些急了。

“本縣守土有責,若是跟吳大樸一樣,丟了性命倒還罷了,丟了桐、城本縣如何向朝廷交待?”楊爾銘因為年紀才是十五,還處在變聲期,所以聲音甚為難聽,他看著包文達,毫不在意地教訓這個年紀大了他一倍的將領。

大明以文統武,文官,哪怕是一個知縣,只要是正途出身,在武將面前說話,就有更大的底氣。

“是……可是史參晨”

“史參議自然是要救的,卻不能草率出兵,從桐城到舒城,有近百里之遙,哪能說去就去,總得好生謀劃一番。”

包文達有些驚訝,這位年輕得不成樣子的縣令,難道說有真才實學?

然後他就聽楊爾銘開始召人來分派事務,首先是他離開之後的城守問題,他將之交給了縣學教諭,然後是糧草撥發,還向城中大戶人家勸募賞銀。一件件做下來,不僅井井有條,而且效果非常好。

包文達幾乎愣了,史可法堂堂右參議分守四府,做起事來卻常常沒頭沒腦的,象這次他執意去收復廬州府。而眼前這位才十五六歲的少年知縣,做起來情卻條理分明效率極高!…;從楊爾銘身上,包文達甚至看到了幾分俞國振的影子。

“不,不對,俞公子行事,比起這位楊縣令更深沉,若是將這位楊知縣比成巢、湖,那麼俞國振就是汪洋大場……楊縣令的命令,我還看得懂,可俞公子的命令,讓人覺得雲中霧裡,難辨用意。只有待事情結束之後,細細回思,才明白那看似閒棋的招式,竟然有如此妙用!”

因為楊爾銘的年紀,包文達情不自禁便將他與俞國振相比。就在他恍惚之中,楊爾銘完成了自己的安排,然後他來到包文達面前:“本縣無勇將,包指揮,你尚有再戰之力否?”

“有,有!”

“那好,便隨本縣一起去援鏟城,唉,跑去一趟,近百里路啊,賊人跑得快,本縣還得找匹馬心……”

在桐、城之外,相距足有數里的山上,一個瘦瘦的流寇爬上了樹梢,伸長脖子向著城門處遙望。

“還沒出來麼?”

“城裡倒是有些動靜,但看上去並不慌你……啊,出來了出來了,我看看……”

過了會兒,那瘦瘦的流寇從樹梢上滑了下來,身手極是敏捷,他興奮地道:“走吧,果然出來了,足有兩三千,城中守軍出來大半了!”

“八大王果然神機妙算,就知道史可法那膽小鬼會向著周邊求救。攻城有什麼好的,哪有在野外打援舒服?”樹下接應的同伴笑道:“好了,總算可以回去交差了,走吧!”

他們雖是流寇,但對於附近的道路卻甚是熟悉,又有好馬,一人三騎,飛快地向著東北方奔去。只是半天功夫,他們就到了舒、城之外,徑直進入流寇的大營之中。

張獻忠將舒、城包圍之後,除去第一日,混天王與老回回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