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幸和能夠序齒的皇子共有八位。皇長子毓禹,二十五歲,次子毓賾,二十四歲,太子毓成,二十三歲,四子毓民十六歲,五子毓皎十五歲,六子毓寧十歲,七子毓秀九歲,八子毓弘九歲及其它幾個年紀更小的。不夠十歲的這幾個小皇子也極是身體結實很有希望活到序齒,皇帝很是看重,整日像看眼珠子一樣看顧著幾個幼子。
能論上愛蹦躂的,都是已經開府成年的,皇長子毓禹就是其中之一,生母是元熙帝追封的宣嬪。宣嬪以大臣舉薦,由皇后選聘入宮,先為才人,生子後晉美人。元熙帝御極之前因病逝,元熙元年十二月追封為宣嬪。
宣嬪出身大世家穆氏的旁枝,以品德出眾被選為皇子嬪御。毓禹常以親戚為名親近穆氏嫡支,他娶嫡妃時因穆氏無適齡的嫡女,只選取的超品勇毅公嶽青山的嫡孫女嶽傲雪。
嶽夫人只有這麼一個孫女,平日裡也多番表示支援。只是可惜勇毅公數十年不再領兵打仗,如今在朝堂上也不過是榮養之姿。
元熙帝並不喜歡自己的長子,平日裡也不分配差事給他,直接讓他做個閒散郡王。毓禹十五歲便為郡王,直到如今也還是郡王,除了常例的食邑連個封號都沒有。毓禹想起就鬱悶,便選了一日下午,等待父皇處理完政務,便迫不及待地主動申請差事辦辦。
元熙帝知道長子的水平也沒有刻意打擊他,便對他說“那你就幫助你母后為你四弟挑選嫡妃與側妃吧。”皇子大婚,首先選聘嫡妃一人、側妃二人。
選出合適的人選後,由皇帝明詔天下,側妃兩人提前一年入侍然後娶嫡妃。
毓禹知道這是父皇在試探自己究竟有沒有辦事的能力。現在畢竟不是自己挑工作,而是工作挑自己的時候,毓禹思忖片刻便爽快地答應。
毓禹雖然是皇子,可是在華京的人脈可並不豐富,所以他出了宮就進了穆府,找到了尚未入仕的穆府嫡長子,剛剛年滿二十歲的穆燁。穆燁對這也是一知半解,便提議尋母親幫忙。
穆夫人耿氏同樣出身大家,在貴婦圈中也有一定地位,一點不為難地答應幫忙。
不幾日,耿氏就使人給毓禹提供給他一份十人的名單。其中三人為嫡女,備選嫡妃;七人為庶女,備選側妃。大家嫡女除非入宮否則不為妾,毓禹也知道些個氏族間的潛規則。
這十人名單的庶女中就有上官紫裳和上官紫芋的名字。穆燁以為母親知道自己鍾情於上官紫竽,並沒有想到她會將心上人的名字填進名單。
毓禹拿著這份名單趕緊入宮覲見皇后,皇后手中也有一份更全面的名單。那是華京所有年滿六歲的嫡女和庶女名錄。名錄上面包含著這些女孩的父祖,生辰,才藝,品德等等的詳細資料。其實皇后還真有幾個十分鐘意,可惜年紀太小,老四是肯定趕不上了。就像老大一樣千挑萬選也沒有合適的,只能矬子裡頭拔大個選了一個嶽傲雪。
最後娘倆敲定了個初選名單,並悄悄派人再次查探這些入選的女孩情況。
趁著查探的空檔,毓禹又偷偷拿個名單跑到穆氏現任族長穆光華的面前左一口外祖公右一口老閣老的攀談。
話裡話外都是執晚輩禮請教的意味。毓禹的“謙虛親和”讓穆光華很受用,穆家有勢力,無論將來支援哪位皇子都會多被看重幾分。即便是選錯皇子,新皇登基也不過是打壓一番,傳承千年以上的大氏族可不是那麼容易斷了根基的。
本著不能讓毓禹白來一趟的想法,最後穆閣老還是很用心地檢視了名單並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還是韓家吧。韓家這幾代都沒出什麼人物,他家的女兒身份夠,又不用擔心四殿下的外戚勢力過於強盛,再加上因為近二年宮中新寵良嬪韓氏與淑妃交惡。四殿下若是娶了韓家女為嫡妃,大殿下至少可以坐山觀虎鬥一陣子。”
毓禹想來想去,到底是這個選擇最得利,便暗自定下心思。
十數日後,皇后將調查結果遞送給一直服侍自己的夏媽媽。夏媽媽仔細斟酌了一番,回稟“娘娘,四殿下的嫡妃人選韓氏和冼氏都合適。只是冼氏年紀到底低了些,也許配給六殿下更合適。畢竟冼氏今年也才十一歲。”
皇后搖了搖頭,“老六身後有精明的惠妃不是好擺弄的,先放幾年再說。老四如今也大了,將來也不見得會是個省心的,冼氏畢竟跟咱們沾親帶故容易掌握。”
“娘娘說得有理。”
“至於側妃人選,上官家就出一個吧。那個上官紫裳瞧著比她同母妹妹穩重就她了。另外一個就選江氏的庶女江婉茹吧,省得送到陛下面前噁心人!”江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