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要有人先下去的;白逸點頭;幾個就看著吳通的雙腳先落下去;然後整個人都跳了下去;看到吳通穩穩地落地;知道並不高;吳通下去後;看到牆上有火盆;點燃了火盆;下面這一處空間十分簡陋;除了石壁上的火盆;就是眼前這一具石棺了;沒有棺『床』;石棺直接放置在地上;顯得有些淒涼;吳通確認沒有其它;衝上面揮揮手:“沒事;都下來吧”
其他人相繼跳了下去;蕭寧巾幗不讓鬚眉;利落地跳到下面;看到那個石棺的時候;有些迫不及待要開啟;白逸搖搖頭;照例用符羽給的化蠱水試探一番;見沒有異樣;又用石擊;確認沒有其它的機關;才與七邪一道掀起那道棺蓋來……
棺蓋被抬了下來;眾人朝裡一望;都傻眼了:空的裡面除了一些陪葬的明器;都是空的;那些明器中;有一對人形陶俑;還有一個木盒子;一些古錢幣散落在石棺內部的四處;最特別的是有一面鏡子。
“邪了;那男的屍骸呢?”雷子咬著牙說道:“這墓怪了;一進來還以為這一男一『女』成神仙了;還整什麼八卦臺;結果呢『女』的被分了屍;男的呢;把自己埋在這裡;連屍骨也不見了。”
“管他那麼多;有這些就好了。”吳通不知覺地就和雷子抬槓;他把石棺內散落的錢幣一一撿了起來;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兩個字;中國古錢大多外圓內方;正是從五銖錢開始的;吳通一邊撿的時候;還在心裡算著數;這裡一共有四十九枚五銖錢。
蕭寧反倒被那一雙人形陶俑給吸引住了;俑的使用是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繼續如生前一樣生活;所以陪葬的時候會有大量的俑器。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將泥捏的人體、動物等一起放入爐中與陶器一起燒製。戰國時期殉人制度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山東陶樂舞雜技俑、四川陶說唱俑、河南技樂俑等形象真實;栩栩如生。
隋唐時期陶俑的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牽駝、牽馬、戲『弄』、騎俑、胡俑成為這一時代的常見種類;尤以『色』彩斑斕、奇偉多姿的三彩俑堪稱中國陶俑的壓卷之作。五代陶俑風格大變;鎮墓的神怪俑受到重視。
這種以陶俑陪葬的習俗在宋代以後;慢慢沒落下去;因為焚燒紙錢在喪葬中盛行;陶俑的使用驟減;到了清初的時候就徹底消失了;但這種習俗留下了大量的陶俑。
眼前蕭寧拿在手上的是人形陶俑;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造型而燒製出來的陶器;蕭寧一手一隻;歪著頭看著:“這陶俑不就是壁畫上的一男一『女』嗎?”
其他人探頭過來看;雖然這一對陶俑的的造型極為簡單;但整體流暢;面部的刻畫也算『精』致;尤其那『女』子的陶俑;蕭寧再熟悉不過;那就是壁畫上的『女』子;那個人頭的主人:“奇怪了;難道是以陶俑代替屍骸的意思嗎?我只聽說過有衣冠冢;沒聽說過陶俑冢。”
“管它那麼多;趕緊拿了明器閃人了。”吳通實在是受夠這裡了;他的手拿起那面鏡子:“一點金銀飾也沒有;這墓主能夠修建這麼工整的墓室;可是陪葬太寒酸了;看這鏡子;也只是青銅的。”
吳通拿著那面鏡子胡『亂』地搖晃著;不屑一顧的樣子;鏡子對著牆上的火盆;突然折『射』出一道光來;這光來得太急太快;嚇得吳通後退了好幾步:“我的個乖乖;這是個什麼東西”
白逸開古玩店這麼多年;不是白乾的;他接過鏡子來;對準光;從這面不起眼的青銅鏡裡出一道光照『射』在牆上沒有那麼明亮的地方;牆上立刻出現了兩行字——見日之光;天下大明
這兩行字正是這面青銅鏡背面的銘文;唐三成嘆道:“太不可思議了”
“這是透光鏡;從西漢中晚期開始製作;其實說穿了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是由於鏡面上存在許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異所造成。圖文處鏡面微凹;非圖文處鏡面微凸。凹處光線會聚;而凸處光線散;在映象中出現與鏡背圖文相應的亮部和暗部;從而在牆上形成鏡背圖文;西漢就想出這種工藝來;古人實在了不起。”
白逸突然覺得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他將透光鏡收起來;看著石棺內壁;手電筒照進去;想要看個清楚;只見石壁上刻了三個字——我走也
“我走也?”白逸一愣:“難道是男墓主留下來的?”
雷子看清楚那三個字;也有些驚:“這裡處處是飛天的痕跡;不過男墓主真的飛昇了;『肉』身都沒有留下來吧;世界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