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把這些輕生尚義之人視為武士道的典範。

本尼迪克特同時認為: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還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日本人對美的東西有著天生的親近感,但他們同時又崇拜毀滅進而崇尚黷武;他們生活在一個君主制國家,擁有數百年的武家統治歷史,因而提倡服從和忠誠,但同時又熱衷於“下克上”,對權威不乏顛覆的思想;他們樂於接受新的東西,每一次的變革幾乎都有外界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同時又頑固地堅持傳統。

尚禮而好鬥,愛美而黷武,馴服而叛逆,喜新而頑固,在本尼迪特克的眼裡,日本人就是這樣一對對矛盾的混合體。她把這一對對的“悖論”歸結為四個字:“恥感文化”。她說:

恥感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恰如一切看重恥辱的部落或民族一樣,其意義在於,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會對自己行動的評價。他只需推測別人會做出什麼樣的判斷,並針對別人的判斷而調整行動。當每個人按照同一規則玩遊戲並相互支援時,日本人就會愉快而輕鬆的參加。當他們感到這是履行日本的使命時,他們就會狂熱的參加……

本尼迪克特把日本人的矛盾性歸結到一種“受外力的干預”的“恥感”上,就是因為如此,日本人才能根據外部的普遍價值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性格特點和文化精神,才會出現這樣的矛盾性格。

但本尼迪克特的思想真的說明了日本文化的本質了嗎?學術界頗有爭議。本尼迪克特的觀點確有道理。但關鍵在於:她作為一個從未到過日本的美國人,對日本文化的瞭解僅限於手上的資料和資料,她的總結是否真的能奉為圭臬?

事實上,要了解一個民族,先要了解其歷史。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兩個非常典型的時代之一(另一個時期是明治維新時代)。這個時代首先是一個亂世、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許多的傳奇人物紛紛登場,為解決天下事或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貢獻自己的力量。其次,這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是日本從中古社會向近世社會轉變的一個重要時代,所以能夠非常集中地體現日本人的民族性格與心理。“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日本人的性格與文化究竟該如何認識,恐怕每個讀過戰國史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研究戰國史,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菊與刀

——日本人的文化與性格

我們的鄰邦——日本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在日本史上有一個時代:雖然沒有秦齊燕趙韓魏楚七雄並立,沒有孫龐鬥智、長平鏖戰,沒有合縱連橫、蘇張對峙,沒有完璧歸趙、澠池爭鋒,但這個時代的精彩程度似乎不亞於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代。這就是日本戰國時代。一般所說的日本戰國時代,起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至於結束,一般認為是在1573年室町幕府結束時期。但在很多有關戰國史的作品中,也把1573年以後到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的這段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的歷史一併敘述。因為1573年的室町幕府結束並不代表“天下一統”時代的到來。“戰國”已經成為日本史上那段長達百年的亂世的代名詞。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言(3)

一、日本人的亂世情結

提起日本戰國,相信即使沒有接觸過歷史,許多光榮遊戲玩家或大河劇的愛好者,也能滔滔不絕地報出一串人名: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德川家康、豐臣秀吉、上杉謙信等等,甚至也能說出一些歷史掌故:一夜城、三支箭、川中島合戰、本能寺之變等等。的確,日本戰國時代對日本的影響非常深刻,在日本許多影視文化作品中會頻繁出現戰國故事,甚至在時裝劇的對白中也會出現和戰國時代相關的典故。隨著日本文化的傳播,這些故事便傳播至臨邦。

另一個對日本人影響非常深刻的時代就是中國的三國時代,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名字和事蹟許多日本人都瞭如指掌,對其的熟悉程度不亞於中國人。在日本的地鐵中,也能看到不少人手持一本“口袋書”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比較流行的“口袋書”題材就是中國的三國故事。日本的影視動漫作品中也有不少三國題材的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動漫大師橫山光輝的《三國志》,也有不少惡搞的作品,比如《一騎當千》、《鋼鐵三國志》等。不論是正經的還是惡搞的,都能看出日本人對三國時代的熱衷。

中國人往往喜歡大一統王朝,比如秦漢氣魄,隋唐之風。而日本人則更喜歡戰國、三國這樣的亂世,這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事實上,日本人對亂世的青睞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