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過□□的古神都高興的事。但也在這個時候鴻鈞要求所有古神離開三界,尤其是聖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三界的正常運轉。尤其是伏羲,鴻鈞終於知道以前他在蛋裡的時候為什麼總不說話了,他現在已經親身體驗了聖人之言是無法更改的。只要一出口,立刻就會自然而然地結成咒印,把言語變成現實。在所有的古神中,伏羲的靈力尤為可怕,他每每出口成真,就連鴻鈞本人都無法抵擋伏羲強大的預言靈力,就如他就是自然,他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被自然而然地執行著,不過幸好伏羲本性純良,所以並未對三界生靈造成傷害,卻會打亂三界執行的正常規律。聖人這種改變自然的超自然能力恰恰違反了道之本性。總之,聖人已經不適合在如今的三界繼續呆下去了。鴻鈞的話伏羲明白,只是身為神,難道不是應該守護自己的家園嗎?對伏羲來說,三界萬物生靈皆是他的子民兄弟,哪個父親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呢。但明白歸明白,他伏羲不是任性妄為的神,所以在計劃離開三界前的第三天,伏羲拿出了那面跟隨他多年的鏡子。這本是一面極普通的鏡子,是他在人間當人皇時隨手在小河邊撿的一塊石頭打磨而成。沒想到日子久了,居然也成了神物。
&;nbsp&;nbsp&;nbsp&;nbsp伏羲心念微轉,他想看看三界未來——身為混沌初開的一縷神魂,他生來就註定與天地萬物生靈的命運糾纏不清;身為神王,那是父親對孩子的一份責任。水鏡中:神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完全不顧下界生靈;人界,自私自利,殺伐不斷,最後自取滅亡;冥界,幾十萬惡鬼只增不減,雖有地藏王菩薩鎮守血池,卻最終連神魂都被怨氣吞噬。伏羲看著這樣的三界怒極反笑:“這就是我伏羲辛辛苦苦守護的結果嗎?真是一個大笑話。與其讓我眼睜睜地看著三界一天天走向滅亡,還不如讓伏羲也滅了吧”說著毅然散去自身法力縱身入了輪迴。伏羲並非真想自毀,而是現今的聖人身份已經不能見容於三界,他需要一個新的身份,新的人生——成為三界中人,他在跳入輪迴之際封印了作為古神伏羲的所有記憶,這樣他就可以一心一意成為轉世之後的那個人。這樣即不違大道,又可伺機拖延甚至杜絕三界走向毀滅之路。他這一行為導致的間接後果卻是封神之戰:不管是作為妹妹還是妻子,伏羲不辭而去,將她女媧置於何地。女媧正自悶悶不樂,生辰當天卻看到殷紂王在女媧行宮留下的那首淫詩,堂堂聖人怎堪區區凡人如此侮辱,本就心情不好,一怒之下便說出要毀了紂王江山。正巧當時,昊天玉帝因崑崙十二金仙對自己不敬而告到鴻鈞那裡,鴻鈞便順手推舟,讓崑崙十二金仙的弟子,即崑崙三代弟子下山助周伐紂。本來是人間帝王之爭,最後竟漫延至三界人神魔大戰。導致截教幾乎覆滅,闡教封山。這場大戰雖然充實了天庭實力,卻搞得三界險些就此大亂,鴻鈞女媧自知有失,便在天地人三界相交處設下結界,希望三界互不干涉,各自休養生息。鴻鈞女媧則退回到虛無古境,從此再不涉足三界。
&;nbsp&;nbsp&;nbsp&;nbsp在封神大戰接近尾聲時,女媧娘娘將鎮宮法寶之一山河社稷圖送給了楊戩。但楊戩不屑於使用法寶,每每用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難逐漸掌控時局。兩千年後,楊戩以三界為棋子,開始著手為新天條的誕生鋪平道路。新天條出,司法天神身負重傷。真正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nbsp&;nbsp&;nbsp&;nb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bsp&;nbsp&;nbsp&;nbsp~~~~~~~~~~~~~~~~~~~~~~~~~第一章王母酷施殺威刑昊天鏡照神王身~~~~~~~~~~~~~~~~~~~
&;nbsp&;nbsp&;nbsp&;nbsp凌宵寶殿中,眾仙、妖、人目光一致看向同一個地方,那眼神,有憎惡,有憤恨,有鄙夷不屑,有幸災樂禍……
&;nbsp&;nbsp&;nbsp&;nbsp只見大殿中央有一刑架,那人兩隻手臂被綁在高大的鼎形刑架上,足有三寸粗的黑色鐵鏈將那人腰身緊緊束縛在這冰冷的刑架上,一條深可見骨的傷口從左胸一直延伸至右腰,股股鮮血還在不住地從傷口滲出,將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