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是科技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標誌,也是初級文明與中級文明劃分的最顯著區別。
單輪實用度和使用頻率來說,比起中級文明與高階文明的星門更具代表意義,畢竟星門是偶爾才會使用一次,而亞空間航行卻是幾乎會伴隨著每次星空航行。
唯一可以稱之為缺陷的,那可能就是對於航道的限制了,必須要給予一個暢通的航道讓飛船能有足夠的加速時間才行,同樣從亞空間出來的時候也需要一段減速的緩衝航道,而這加減速度時間的長短同巡航速度的大小一樣,同樣是鑑別飛船質量的一個重要引數。
中級文明的飛船一般要二級、一級和特級的航道才能夠進行跳躍或者脫離跳躍,而像李軒現在所用的這艘卻是能夠利用龍族那種被它們手動清理出的,所謂的‘航道’進行加速跳躍了。
至於傑姆所使用的那艘定製的個人飛船的話,雖然李軒沒有上去過,但估摸著甚至可能可以不需要真正的航道支援,只要一段還算暢通的星域就足夠了。
在亞空間當中,理論速度是可以超過光速的,不過由於亞空間的危險性,為了保證能夠最及時的能夠進行脫離,所以一般情況下速度都只是會超過臨界值一絲而已,只是為了確保能夠滯留在亞空間。
不過饒是如此,由於壓縮了近萬倍的空間,所以一光年的距離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便能夠達到。
塔爾系的總質量超過了銀河的一千倍,單純水平直徑和厚度也超過了十倍以上,一光年在其中還真算不上什麼。
好在運氣不錯的就是,巖龍族這邊的這支遠征隊所佔據的星域距離銀河系所佔據的區域不算太遠,利用亞空間的話,也就是一個月以內的路程,不過從那塊區域離開巖龍族所佔領的星域卻是還得多花上幾天才行。
李軒以前執行僱傭兵任務的時候,倒是也有過類似長度的路程,所以倒是不顯得怎麼在意。
透過那個模糊的星圖進行大致的比較,李軒也是大致判斷出了巖龍族的這塊區域半徑有著數百光年,真難為它們以這麼少的人數霸住了這麼大一塊地方。
不過同時,根據星圖上的標識,銀河系所佔據的區域竟然有著近萬光年的輻shè半徑,這比整個美迪自由貿易聯盟所管轄的區域還要大得多。
雖然對比於塔爾系的體積來說,不算很起眼,但總的收穫應該算是相當不錯了,因為按照那塊星圖上記錄的幾個與銀河管轄區靠近的其他星系殖民區來看,銀河對比附近的一些其他勢力,雖然不是最大的,但也排入了前五。
看來銀河系的各個文明在美迪的統合下,對這裡下的功夫倒是沒有白費,因為原始星系的緣故,雖然這片區域對比銀河系而言還是要小得多,不過出產的一些特殊資源保守估計應該可以與銀河系總產出相對比了,甚至某種程度的超越也說不定。
只是這個模糊的星圖有記錄的地方也就是這麼多了,後面更加廣闊的星域卻是隻字未提。
李軒倒是不會以為這麼大一塊féiròu,就只有這麼一點地方在被開發利用,估摸著後面沒標識的區域當中會有著許多其他星系或者文明在爭奪著,因為在這裡,李軒並沒有看到蟲族範圍的標記。
不過要知道單單銀河系控制的範圍就有接近一萬光年的半徑,雖然這片區域相對於塔爾總體積來說不算什麼,但眼前卻是肯定不會走出這片範圍的,嗯……配合附近顯示的一些比較明顯的標識,加起來的範圍卻是已經超過銀河系的大小了。
而就在李軒想著這些的時候,飛船速度也成功達到臨界值,空間出現一陣水紋似的波動之後飛船便整個的鑽入了亞空間……
“這是……,感覺怎麼有點怪怪的。”感知著外面暴虐的亞空間環境,李軒這次卻是多出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以前每次進入到亞空間之後,李軒都會順便抓住機會在飛船當中修煉的,雖然由於有著空元素的阻擋,肯定沒有本身親自進入亞空間來的感悟多,但勝在安全穩定。
然而這次李軒按照以前時候一樣啟動守護模式進行感知的時候,卻總覺得有股違和的感覺,讓李軒心中充滿了怪異。
“唔……也不知道是上次突破時候的變化,還是這次消失的那一個月來的變化,應該是這些改變的微微不適應吧……”李軒上次從五級初段突破到六級高段巔峰之後,尚未有搭乘飛船進入亞空間的機會,所以他也不曉得哪裡出了問題。
不過最後也歸結於實力的改變或者自身變化引起的不適應,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