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山越,必須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必須要吸引他們出山,然後主動接受漢化,並能夠保證他們的權力;一方面則是要不斷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同時加快地方支援工作,這樣當他們意識到無利可圖,那麼在條件優渥的情況下,自然會選擇主動接受漢化。”
這個建議,方雲直接批准,這也是會稽郡修建幾條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為此國家直接支出了五成的稅收,投資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的龐大了。
好在聯合軍今年看來又要悶頭進行發展,暫時沒有要對外作戰的意思。不過就算這樣,田豐也是不斷過來抱怨,說是:“不留點錢,以後萬一需要用錢了怎麼辦?”
方雲不由得懷疑,從古至今那些管錢的官,似乎都這個德行的樣子。不過錢這玩意,本身就是在流通的過程中,才有相應的價值。放在錢庫裡面,除了發黴以外沒啥用處。
五萬建設兵團的到來,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和其他的物資,這段時間揚州和徐州的商人可是賺了一筆,連帶著農民也賺了不少。對於這群交易公平,而且不強買強賣的軍人,他們此刻算不得擁護,至少已經不牴觸了。
這個時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地域保護性,對外來人總是難免排斥。尤其是江東,本來人就少,所以自然團結起來。孫策當初來到這裡的時候,甚至沒辦法駕馭那些世家,最後更是被世家直接坑死了。
得到了這裡百姓和世家的初步認可,王磊的工作也變得簡單了許多。再加上也提拔了不少的江東子弟,使得政府的運轉也開始正常起來。奈何按照方雲的許諾,這裡的政治模式十年內不會發生改變,這使得他這個法家子弟,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都不行。
也就是他這種性子,方雲才讓他下來,在舊勢力非常根深蒂固的地方當刺史。一則是希望他能夠改變當地這種情況,二則也是希望在這裡當刺史的幾年裡,能夠把那風風火火的性格,改得稍微圓滑一些,個人最好也變得更穩重一些什麼的。
在這段時間裡,華佗的醫療班也從最初的十多人,變成了五百多人。有些是真正的老醫生,有些則是一些世家子弟。說到底在這個世家勢力根深蒂固的江東地區,依靠世家的力量來治理寄生蟲的問題,那才是真正的捷徑。
此間,華佗開發出了一種用來強身健體,甚至還有殺死蛔蟲的保健品藥劑。這種藥劑他稱之為‘漆葉青黏散’,藥方為:漆葉(據說是玉竹夜)的粉末一升,青黏(據說是黃精)的粉末十四兩。按這個比例進行配比並且長期服用,不僅可以殺死體內的蛔蟲,同時也可以強身健體,對五臟六腑也有好處。
歷史上樊阿在華佗處求得藥方後就長期服用,結果活到了一百歲。
誰都希望長命百歲,奈何這個青黏只在豐、沛和朝歌一帶生長,所以採集過來可不容易。好在王磊聽說此事之後,宣佈在江東開設一個大型種植園,專門種植青黏,以後說不定量產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隨後,在世家的幫助下,漆葉青黏散開始傳了出去。有條件的就配上一副服用,不少體內有寄生蟲的還真的就此得到了解脫;至於那些沒有條件的,華佗也是親自帶隊下去診治,用更廉價的一些草頭藥方,直接就根治了他們的寄生蟲病。
不過過程有點噁心,畢竟它不是拉出來或者在體內殺死寄生蟲,而是將其吐出來。想到一次嘔吐把大量的寄生蟲吐出來的樣子,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不少深受‘大肚子病’困擾的鄉村,頓時得到了解脫。過程姑且不說,但在華佗的治理下總算是慢慢恢復了元氣,難得的是肚子不再鼓脹難受。當地可有不少人,明明已經是骨瘦如柴,卻還挺著一個大肚子,不知道的還真以為其懷孕了。
尤其是那些七八歲的小孩子,看著他們那痛苦的樣子,華佗都不由得趕到心酸。
耐心的治好了他們,王磊也趁機針對傳染源進行撲殺,大規模的調動人手捕殺釘螺等傳染源攜帶體。同時也積極普及衛生知識,別的不說,至少得讓百姓明白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喝生水,還有定期洗澡的概念。
華佗的那些藥方,尤其是那些廉價的藥方,也自然而然的被村裡人當成傳家寶一樣供了起來。後來覺得是不是太虧欠華佗了,畢竟藥方是小,若沒有華佗他們早完蛋了!
於是不少村民居然為華佗新建了一座座廟宇,這些廟宇有大有小,最小的和現代的一些土地公廟差不多。裡面用陶土做了一個華佗的塑像,然後村裡人定期祭拜,算是給華佗祈福。
華佗一開始也表示不需要,但見村裡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