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兩位大將軍,拿下攻打烏程,勢必要奪回失地。甚至於進一步攻入丹楊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如何。他的出兵,倒是拖得孫策不得不又調集了一萬大軍,派遣黃蓋這個老將和弟弟孫權、孫翊前去鎮守邊關,抵抗劉繇大軍。能北上的部隊,只餘下兩萬人而已。
劉備更是因為劉表的出戰,不得不分出了五千大軍應對,使得攻打潼關的人手下降到了一萬五千,但在他看來要打下潼關已經沒有問題。
這次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決戰,奈何如今已經是八月中旬。三個月後便會進入冬天。這個時代的冬天,那可不是一般的冷,再加上缺乏足夠的禦寒手段,所以一旦立冬,雙方就算打得再難解難分,那也必須要撤軍休整,否則的話非戰鬥減員的情況就會特別嚴重。
或許,這也是系統給出三個月防守期限的主要原因吧?顯然。只要守住三個月,一切都會回到最初時的樣子。不管聯軍是否願意,也必須要大規模撤軍。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糧草,也經不起他們大規模進軍。若是三個月不能克敵制勝,並且獲得大批的物資補給的話,那麼他們必須要撤軍回來。等待明年糧食的成熟,否則的話明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要怎麼撐過去都成問題。
誰也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那麼突然,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說就算劉備和曹操此刻退回去,難道方雲就不會攻打豫州和兗州了?孫策和袁術退回去。難道張郃軍就不會進一步擴張地盤了?是的,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