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摹�
董卓可不能和他們這樣浪費時間,呂布和華雄已經派了出去,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麼的珍惜。索性第一時間把雒陽變成了軍管,然後強行進行了搬遷。
但又不服的,第一時間格殺,家中男丁貶為奴隸,女眷也是作為賞賜分發給西涼系的將領們。只是董卓軍畢竟沒有政委,而且這群西涼軍之中羌人的人數也不在少數,故而他們一旦嚐到了甜頭,做事起來就開始肆無忌憚起來。
到了最後,甚至只要家底還不錯,或者家中女眷被看上的,都會以抵抗的藉口格殺。一時間整個雒陽數十萬人,在這次搬遷的過程中,至少被錯殺了十數萬人。最後若非李儒親自出面,好歹把事態壓制在了一個最小的範圍,否則只怕死亡數更多。
饒是這樣,至少也有二十萬人死於這次搬遷中,同時五萬多人家破人亡。
而在董卓宣佈搬遷的第一時間,呂布與華雄已經分別來到了虎牢關與汜水關之中。相比後方的虎牢關,汜水關這邊不僅更是前線,而且關卡也只是用簡易的柵欄搭建。防禦力幾乎沒有多少。
畢竟一開始這裡只有汜水縣。從來就沒有什麼汜水關的說法。只是這裡是通往雒陽的必經之路。故而董卓專門設定了一道簡易的關卡,作為攔截出逃的百姓,甄選進出雒陽商隊之用。說穿了,就是設一道卡,然後多收取那麼一筆稅金,主要還是因為錢糧太少。
在經過三次簡單建設之後,這裡也初步具備了關卡的防禦功能,把華雄派到這裡。主要是因為這裡可以作為阻擋聯軍的橋頭堡,同時距離虎牢關也不太遠,有什麼事情呂布可以第一時間前來支援。
但關卡防禦低下也是事實,故而華雄要如何阻擋關東聯軍,那也是必須要慎重處理的。
同一時間,方雲在擊破牛輔之後,開始朝著汜水關所在奔去,這司棣這塊到處都是漢魂的人,透過他們能夠第一時間和己方勢力取得聯絡,甚至可以得到一批糧食的供給。最重要的還是可以第一時間知道雒陽的具體方針和政策情況。
知道華雄和呂布已經被派了出去,而且董卓打算遷都。那麼可想而知至少三個支線任務已經開始展開,若是再不反應,那就要過期了。
正想著朝著汜水關所在奔去,卻不想一支騎兵部隊卻是默默趕到。
“末將張郃,特來軍中效力!”張郃帶著本部二千輕騎兵,前來匯合。
至於上黨郡,原來在這段時間,他與徐晃已經徹底打下了這個郡的所有地盤。眼看沒什麼事情,在留守後方的戲志才的批覆下,他作為最靠近前線的部隊,帶著二千騎兵前來與方雲匯合,同時也算是給方雲打打下手什麼的。
這也是戲志才和其他將領擔心方雲的關係,三千人馬在他們看來還是太少,就算有什麼騎射之法,沒有見識過厲害的他們還是擔心會出什麼問題。
只是戲志才也知道,方雲很多時候其實都非常任性,多是派多了補給困難不說,說不得也會激怒他。於是這才派了張郃二千人馬過來,他相信這應該是方雲的容許底線範圍。
果然,對於張郃沒有命令就過來,方雲的確是有點不爽,但二千人不算多,也就預設了。騎射的確厲害,但有那麼一支騎兵幫忙掠陣也不錯。
“歸隊!”方雲看著張郃笑了笑,示意他歸隊。
“喏!”張郃領命,迅速匯聚到隊伍之中,和其他幾個同僚打招呼。
在得知方雲他們居然以三千人,就殺了董卓軍三萬多人,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但事實上看到軍隊後方那數千匹無人的西涼戰馬的時候,也不得不信。
這些戰馬都是沒有馬蹄鐵的,續戰能力不強,不過張郃他們來了剛好,這些戰馬剛好給他們用來充當衝鋒用戰馬使用。幽州出產的戰馬和西涼出產的戰馬,本質上還是有些不同的,前者耐力更好,後者爆發力更足,它們各自的優勢決定了分別適合擔任日常騎乘用馬和衝鋒用馬的不同用途。
要說以前,張郃應該會很高興才對,奈何當他意識到自己這支部隊,居然只能給大軍打打下手什麼的,心裡要說沒有憋屈是不可能的。
聯軍那邊,諸侯齊聚之後也簡單開了個小宴會,華夏的交情,很大程度就是透過這種形式來一步步鞏固的。一次次杯觥交錯之中,九路大軍好歹是初步互相認識了一番。
順帶的,在這次宴席之中,王匡提議選一個盟主,方便指揮。
他王匡已經投靠了袁紹,這個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如今說要推舉一個盟主,其中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只是在場的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