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隨著匣子的開啟,一方印璽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那通透的璽身讓人根本離不開視線。唯一遺憾的是,這塊印璽有一角損壞了,由金子鑲嵌來填補。多少破壞了玉的完整性。
方雲可不在意這些,拿起印璽一看,底部果然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無疑,這便是傳國玉璽!與赤霄劍一樣,乃是大漢皇權正統象徵的憑證之一,也是歷朝歷代各個皇朝,作為華夏文明正統傳承的一個象徵物品。
奈何,在元末就消失了,傳聞流落到了北元。其實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徹底失蹤了。
方雲對這段歷史知道不多。以為是宮女趁著董卓遷都之亂拿出來的,只是覺得這時間似乎對不上,畢竟這腐爛得太嚴重了一些。
不過也不是很在意,只覺得失去了印璽的董卓,就算空有劉協,也不能再稱之為正統,如此劉辯自然算是華夏正統,只因為他有大漢的傳承之寶赤霄寶劍。
至於這封印璽,方雲打算封印起來,待到適當的時候,再拿出來。
不過,他自然不會就這樣離開,只看他叫親衛把一個包袱拿過來,開啟之後,裡面赫然也有一封印璽,有意思的是,雕刻方面和這個傳國玉璽沒什麼不同,就是玉質差了一些。而且,金鑲的部分也是鍍金,只需要過幾年,就會褪色,到時候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他卻是第一是時間,把這封印璽放入了匣子裡面,然後丟到了枯井之中。
眼看大火已經蔓延到了這附近,也沒有久留,直接就帶著典韋等人,消失在了夜幕中。
不多時,孫堅就待著本部人馬前來救火,救火需要井水,自然是到處取水,最後來到這口井旁,赫然發現這是一口枯井不說,裡面居然還有一具屍體。還好,那個匣子若隱若現,到底還是被眼尖之人發現,並且派人拿了上來。
開啟匣子他自然也看到了這封玉璽,第一時間就有了猜測,但不敢確定,詢問身邊諸人,也就是黃蓋還知道一些,言及乃是傳國玉璽。同時表示,這封印璽應該是在十常侍之亂便被宮女帶走就消失不見了。
在得知方雲帶走劉辯之後,董卓倒是有傳出找到了這印璽,而且也適用這印璽傳出了一系列的詔書。卻不想是假的,實際上這封印璽,只怕一直就在這口枯井之中。
同時建議,寶物有德者而居之,既然能入孫堅之手,那必然是他有皇者之命。再說這重寶在手非同一般,最好還是快快離開雒陽,回到江東之地再做打算。
孫堅一時也是被這套奉承給迷了心智,於是就這樣答應了下來。只是為了避人耳目,還是繼續留下來救火,卻不想真的印璽,已經被方雲帶出了皇宮。
“主公,我等是否迴轉?”離開了皇宮之後,典韋再次詢問到。
這次出來董卓也討伐了,諸侯也挑釁了,寶物也到手了,是否該走了?方雲卻是搖了搖頭,也沒說什麼,只是命張郃帶著本部人馬把印璽送回,自己卻是帶著其他三千人,朝著別的方向走去。
雖然曹操和董卓軍的滎陽之戰顯然是打不起來了,不過曹操只怕還是會繼續追擊董卓的。那麼那張場戰爭的地點,必然會有所改變。
徐榮、呂布和曹操的勢力都會雲集,運氣好可以招募一兩個武將,運氣不好好歹也可以收幾個武魂,何樂而不為?
甚至方雲還打算跟著孫堅南下,考慮到離開太遠不好,也只能可惜了,孫堅武魂只怕是要浪費了。而若是直接伏擊,那以假印嫁禍給孫堅的計劃,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未完待續。。)
ps: 解決一個bug,那就是傳國玉璽失蹤的時間問題。
同時給孫堅送去一個炸彈,讓他幫忙吸引注意力!
第50章 渾水好摸魚
孫堅果然懂得懷璧其罪的道理,救了火回營就打算點齊人馬離開。
他卻沒想到自己軍中有一人居然是袁紹同鄉,真佩服他就算有方雲的介入居然也頑強了活了下來。此人見證了傳國玉璽出現的一幕,打算以此為晉身之資,偷偷把這件事告訴了袁紹。
袁紹剛得到叔父的書信,想著大展宏圖,卻沒想到卻剛好遇到這件事。想著傳國玉璽一旦落入他的手裡,豈非做很多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順。甚至於改立一個新君都不成問題。
湊巧,眾人回到了營中,孫堅卻是第一時間前來告辭,這不正好撞到槍上?
“孫將軍為何如此倉皇離去?”袁紹似笑非笑的問到。
“孫某身體有恙,特來告辭!”孫堅也把自己的藉口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