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弟,你覺得這新黃縣怎麼樣?”方雲帶著幾個剛剛投降的黑山軍頭領。來到自己的根據地新黃縣,正式向他們展現這裡的一切。

“真乃龍興之地!”陶升念過幾年書,此刻他嚥了口唾沫,就說出了這句話。

龍興不一定非得看風水,先天固然重要,後天也不能忽視。這裡地勢狹窄易守難攻,防守有餘進取不足,從格局而言實在不是什麼龍興的好地方,倒是盤龍在淵的格局。

然而那話怎麼說的‘沉寂於九淵之下,飛舞於九天之上’。這裡在保護基業的最佳場所。最重要的還是方雲這些年做出的措施,主要就是大興教育!

在這裡有軍事學院。經過了解不難看出,這裡是軍官的搖籃,絕對不是他們這種野路子出身的,而是帶著專業的軍事知識的軍官。誰都知道軍事書籍流傳在外的少之又少,能夠有地方真正學習到用兵之法,那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多麼的難得可貴。

尤其,是他們這種根本沒有師承,一切只能在實戰之中摸索的賊軍。

最讓他佩服的是,方雲親自擔任這個軍校的校長,這點哪怕是名譽上的都無所謂,這也預示著以後所有的軍校學生,都將是方雲的弟子。

自古起事都必須要有一個藉口,尤其是造反,君王昏庸無道什麼的,總得找個藉口。否則名不正言不順的,響應的人就少了。但是在這裡,以後不管藉口多麼響亮,軍官本身就是方雲的弟子,那麼就是弟子造老師的反,就這點道義上就已經說不過去了。

可想而知,透過這座軍校,方雲對自己麾下的軍官,具有多麼強大的掌控力度!

除了這座軍校,在這座剛剛建立不到四年的山區小城裡面,居然還有其他幾座書院。

首先,下轄的幾個鄉村都有小學,負責給當地的孩子啟蒙。啟蒙完畢就可以到新黃縣就讀中學,這裡分為技術學院和正規的中學。前者可以學習到各種技藝,畢業後可以成為工匠,加入到領地的技術人才序列之中;後者卻是進一步學習一些治國安民、農田商業方面的知識,畢業後至少也可以成為一方小吏,甚至於鄉長縣長什麼的。

難得的是,中學畢業,還能夠根據特長,報軍校或者大學。

前者便是學院派的新任軍官,後者卻是高階人才的培養,出來至少也是一個縣佐官級的人才。長期以往,打破世家對人才的壟斷,那是必然的結果。

更別說,還有醫學院這種偏門的存在,而且還是由太平教的創教者之一華佗擔任校長。如今誰不知道遊方神醫華佗的存在,之前有段時間沒有他的訊息,誰知道居然來到了這裡擔任校長。

別以為新黃縣溝通南北,而且還是私密走私之路的中轉之地就可以隨意打探情報。貨物往來都是在城外的交易場進行,旅館其他的服務區也大部分都在城外,而所有的院校都在城內,所以就算是來往的客商,也沒辦法瞭解到城內的情況。

大量的學校,為方雲換來大量的人才,但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到底還是印刷術和新紙的大量使用。在外面賣五百文以上的一套書,在這裡僅售一百文不到,甚至於大學生、醫學院的學生憑著學生證明還能夠享受八折優惠。

更別說,還有一座大型圖書館,裡面的書籍一切應有盡有,包羅永珍。難得的是免費翻閱,當真是寒門士子的福音。就憑著這種文化氛圍,這裡若非龍興之地,陶升也覺得自己是瞎了或者傻了。

隨後,隨著繼續參觀,這些黑山軍的將領們的驚歎也就更為深刻。

新式農具的投入使用,優質種子的培養,新型作物的普及,他們或許不懂得舞文弄墨,但至少他們都是農民出身,莊稼的事情雖然很久沒有做,但不代表他們不懂不重視。

雖然耕種的面積很少,但看得出來,產量和大漢的標準畝產相比,已經是奇蹟級別的,至少也超越了三倍有餘啊!更別說那些前所未見的作物,尤其是那種花生,居然可以榨油!

油水啊油水,只要有足夠的油水,害怕士卒不能頂得住操練的辛苦?每天一操甚至一天兩操都不再是夢想,大量的精兵悍將從此不再是夢!

再說,方雲麾下士卒之精銳,他們也是見識過的,這就不需要再領教了。

或許,投降方雲也不錯,黑山軍的將領們如此想到。畢竟,若是真的硬碰硬的話,他們根本佔不到什麼好處,到頭來被別人俘虜了再投降,那條件可沒有如今那麼豐厚了!

至此,這些原本還有點不服氣的傢伙,總算是服帖了。(未完待續。。)

ps: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