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陽掌門,各位前輩,晚輩也知道那刻在金箔上的《黃庭經》已經不在貴派手中。正因為如此,晚輩才冒昧前來,欲與你們兩家做一次和事佬,也算是回報崆峒派上下當年對章家的援手之恩。”
對於章淮至今不透露是何人擄走了崆峒派數百弟子的資訊,悟陽道長也只能是乾著急。不得不順著章淮的話意問道:“章少俠,不知對方需要我等如何,才會放過崆峒派那數百無辜的弟子?”
“對方的條件很簡單,只要崆峒派暫時讓出黃庭洞,並把開啟其中觀月亭的機關告知,隨時都可以完好無損放回崆峒派數百弟子。”
這完全出乎了悟陽道長等人的意料。
吳崢聽到這裡也是一愣,隨即看見悟同道長的眉毛微微一挑,心中不由跟著一動。
“難道悟同道長早就猜到對方,或者說風流小潘安章淮的來意就是那觀月亭了嗎?”
五百六十八 黃庭洞內觀月亭
不能不讓吳崢有此懷疑,不然則無法解釋剛才悟同道長那句看似明知故問的話。
也就是說,悟同道長問風流小潘安章淮的那句“可曾如願”,絕非是指《黃庭經》或者什麼財富,而是指黃庭洞內的觀月亭。也只有如此,才能引來章淮對悟同道長的讚賞之語。
按照悟同道長的話意推斷,不僅猜到了章淮的來意,而且還猜到了章淮正與人合作。合作的目的就是與對方一起進入黃庭洞內的觀月亭。只有這樣,悟同道長那句明知故問才解釋的通。
一方面居中做和事佬,回報崆峒派曾經所謂的援手之恩;一方面又與擄走崆峒派數百弟子的暗中之人合作,以便順利進入黃庭洞觀月亭。風流小潘安章淮真可謂左右逢源,兩邊討好。
怪不得歐陽琴心在介紹章淮時,會用“不論文治武功都是出類拔萃”來描述他呢。
自然而然,聽到章淮報出對方的要求後,吳崢等人心中馬上要問個為什麼。
“這有何難?……。”
沒讓悟陽道長說完,悟同道長看似很不禮貌地打斷道:“章少俠,黃庭洞乃是廣成子成仙了道的聖地,而其中的觀月亭又是崆峒派自古以來的禁地,輕易是不會讓人進入的。不知他們為何要進入其中?”
“悟同道長,對方的目的晚輩實在不知。晚輩只是居中傳遞一下你們雙方的要求而已。其餘,概不過問。”
聽章淮一下就把話說死了,原本還有後話的悟同道長也無法再開口。
黃庭洞,觀月亭,難道對方的目的與自己一樣,也是為刻在金箔上《黃庭經》的真正出處而來?!
這就不能不讓吳崢感到驚訝了。而且,也隱隱猜到了躲在暗中,擄走崆峒派數百弟子之人是誰。
原本吳崢還是懷疑宋王顧是多一點,如今卻只剩下了一個懷疑物件,那就是暗神組織。
到目前為止,暗神組織只不過派出了那守在出山要道之側密林中,已經被徹底殺光的近百名活死人,真正的成員卻還從未露面。吳崢可不相信,暗神組織會只為截殺自己而千里迢迢感到崆峒山來。因為這樣的機會多得是,沒必要非要蹚這趟混水。
之所以開始的時候懷疑宋王顧是多一點,是因為從未聽說暗神組織對於某些武功秘籍感興趣。可吳崢還是疏忽了一點,那就是自己能想到的,暗神組織又怎能想不到?對方是對武功秘籍不感興趣,也不會在意崆峒派那點財富,卻不能保證對刻在金箔上《黃庭經》的真正由來也不感興趣。
只是,為何要選擇黃庭洞內觀月亭作為與崆峒派的交換條件呢?
難道暗神組織發現了有關金箔上《黃庭經》來歷的蛛絲馬跡,而且正與黃庭洞內觀月亭有關嗎?
若真是如此的話,眼前的風流小潘安為何毫不避諱自己的存在,當面就道出了實情?
會不會又是一個陷阱?
吳崢心中是清楚的,不論章家是投靠了暗神組織也好,還是明面上依附於賈奕的偽朝廷也罷,他此次上山所代表的一定是暗神組織。
以暗神組織一向縝密的行事風格,章淮現在的表現的確容易讓吳崢心生懷疑。
“章少俠,那人擄走崆峒派上下數百弟子的初衷難道僅僅是為了黃庭洞內的觀月亭嗎?”
“逍遙王懷疑的不錯,對方最初的確是為了刻在金箔上的《黃庭經》。只是,在得知兩部《黃庭經》都已歸逍遙王所有後,則只好退而求其次了。當然,這是對方的原話,在下只不過複述了一遍而已。”
沒有在意章淮口中自稱的“在下”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