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亭柱,五角飛簷呢?”
這完全出乎了吳崢的認知。
世俗中的亭子,要麼是四柱,要麼是六柱,最多也不過八柱,不過已經十分罕見了。至於簷角,更是大多與柱子數目相符,要麼是四,要麼是六。什麼時候見過五柱五角的亭子?
絞盡腦汁,不論是現實中,還是典籍內,對吳崢來說可謂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再就是亭子的尖頂處,猛然看去是與上面的頂板連在一起,可仔細看來,兩者之間是有一線間隙的。不過下面的基座卻是與空間的地板渾然一體,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縫隙。
“就算鑿一座亭子出來,何必要下那麼大的工夫,連亭子外部的瓦片、尖頂都要鑿的如此一絲不苟呢?”
伸手摸一摸,亭子外部栩栩如生的瓦片的確也是渾然一體的。尤其是瓦片之間的銜接處,與現實中的真實情景可謂一模一樣。高低錯落,縫隙均勻。
再站在亭子中間的石凳上,觸控一下那三顆夜明珠,稍微用力之下,倒是能夠輕輕轉動。不過中間的半圓形石刻,卻又是與亭子渾然一體的。
“這半圓形石刻真的是代表月亮嗎?”
很明顯,三顆夜明珠圍起來的是一個圓形圖案。只不過圓形圖案一半凸起,一半凹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月亮。估計,這才是“觀月亭”之名的由來。
“一凸一凹,一明一暗,一陰一陽,……。”
吳崢嘴裡唸叨著,仰起頭盯著那半圓形的石刻久久沒有移動身體。不由自主,由《黃庭經》經文演變而來的金色符號含義中最後幾句話又出現在了吳崢的腦海之中。
大道至簡,萬法宗一。
陰陽已非,四象尤繁。
本無虛實,何來明暗。
天地有壽,宇宙期短。
混沌無我,靈光是全。
一遍遍默誦著,吳崢又進入了無我的境界之中。而眼前所見已經不再是觀月亭最上面的半圓形石刻,徹底被由經文演化來的金色符號代替,其內在的含義就如同一條小溪一樣,緩慢地,而又反覆地流入吳崢的意識海中。
直到黃庭洞內突然傳來一陣十分得意而又熟悉的哈哈大笑之聲。
五百七十章 竹管灌酸欲忘形
吳崢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這裡一站竟過去了整整一日夜。
被驚醒的吳崢,立刻聽出來那熟悉的大笑聲正是來自崔家家主崔光遠。
“逍遙王,這世界可是真小啊。想不到雁蕩山一別,我們又在此見面了。”
觀月亭的機關並沒有開啟,而崔光遠的聲音正是從吳崢進來的那個小孔洞內傳來的。
“想必崔家主覺得這黃庭洞更小更合心意吧?”
“哈哈,說實話,昨日請章少爺前來崆峒派說項,老夫還真沒指望逍遙王會主動鑽進來。可沒想到的是逍遙王藝高人膽大,真是後生可畏,老夫佩服。”
從崔光遠的話意中不難聽出來,他已經把觀月亭中的吳崢當做籠中之鳥,甕中之鱉了。
吳崢沒再理會崔光遠,反而大馬金刀地在觀月亭內的石凳上坐了下來。他還真想知道,崔光遠打算要用什麼辦法來伏擊自己。
由黃庭洞進入觀月亭的通道中有兩道門,而且並不是一條筆直的通道,想要用強弩攻擊是不可能了。唯一的一個送飯用的孔洞,總共只要碗口大小,即便可以射進箭矢,也不能拐彎。
至於防毒一類下三濫的招式,吳崢相信,以暗神組織的訊息之靈通,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不懼任何毒物的。雖然對媚藥一類的東西,並不具備抵禦能力,可吳崢是習練過來自陰山北麓那處古堡中,秦穆公任好十二年,練氣士岐人馮玉峰留下的《龜息神功》,雖尚未達到大成,即便小成也算不上,可是閉吸數日還是毫無問題的。
“修雲道友,請開啟機關吧?”
既然崔光遠要讓崆峒派開啟進入觀月亭的機關,難道就不怕自己衝出去嗎?
“崔家主稍等。”
隨著外面傳來第一道隱藏在黃庭洞石壁上的暗門被開啟的聲音傳來,崔光遠的聲音再次響起。
“逍遙王是不打算出來與我等一戰了?”
“崔家主就那麼希望吳某出去嗎?”
“哈哈,逍遙王大可隨意,不論在內在外,明年的今日都將是逍遙王的祭日。”
畢竟只有二十來歲,年輕好勝之心何人沒有?吳崢騰一下就站了起來。不過,並沒有移動腳步,稍坐沉思反而又緩緩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