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近萬步兵手持長槍也衝了出來。
剛剛發現身後遇襲,沙坨可汗心頭就是一跳。不問可知,身後出現的幷州騎兵一定是出現在沙漠中尾隨在自己身後的五千人馬。既然他們出現在了這裡,那豈不是說自己的八千奇兵被消滅了嗎?
“這怎麼可能?!”
多少年了,在沙坨可汗的記憶中,與漢人交手幾乎就沒敗過,特別是在一多打少的情況下,就更不可能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等沙坨可汗想明白,幷州城門又已大開,雖然衝出來的騎兵並不多,可這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作戰。而眼前剛剛還在極力防禦的營寨中的幷州軍兵,也開啟營門攻了出來。
三面受敵,雖說總人數還是自己佔優,可沙坨可汗已經開始心虛了。
急忙指揮四萬多騎兵分成四路,三路分別應對背後,前面和營寨中的幷州兵馬。留一隊作為接應,並守護在自己身邊。
只是讓沙坨可汗想不到的是,來自身後的一股力量,雖然人數最少,攻擊力卻是最強。只不過眨眼功夫竟然攻到了自己的中軍面前,而且與沙坨可汗直面相對了。
“沙陀可汗,還不下馬受降更待何時!”
突然看到眼前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身無鎧甲,手無利刃,只不過拿一把兩尺左右長短的短劍,極為放鬆地騎在馬上,一手提韁,一手指著自己大喊一聲。沒來由,沙坨可汗只覺得心口猛顫,陡然升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慌感。
“乳臭未乾的小子,你是何人,竟敢如此大言不慚?!”
“哈哈,沙坨可汗,死到臨頭還嘴硬。你以為以你塞外未化之民的匹夫之勇,就能為所欲為嗎?本王人稱逍遙王吳崢是也,今天就來取你的狗命。”
說罷,吳崢手中凌雲劍劍尖突然冒出一道白光,直射對面五丈開外馬背上的沙坨可汗。
出乎吳崢的意料,自己勢在必得的一擊竟然被沙坨可汗身邊兩名侍衛奮不顧身縱身擋住凌雲劍發出的劍氣,替沙坨可汗而死,從而救了沙陀可汗一命。
“撤!”
沙坨可汗一見吳崢劍上發出的劍氣就知道今日自己與手下的四萬騎兵定然是凶多吉少了,所以再不敢戀戰,撥轉馬頭就跑。
吳崢手揮凌雲劍不離拼命逃竄的沙坨可汗五丈,縱橫的劍氣猛追在後。只是,越是追殺,吳崢也不得不在心中暗自佩服匈奴人的兇悍。既然眾多侍衛全部奮不顧身,擋在沙坨可汗身後,以至於吳崢的劍氣全部被他們擋住,直到沙坨可汗成功逃入一片密林中,並率領區區不足百人的隊伍成功竄入大戈壁中,逃之夭夭了。
不是不想祭出陽神徹底誅殺沙坨可汗,可吳崢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首先他不想讓自己這個秘密在如此大庭廣眾下傳播開去,不論是對於將來面對暗神組織的人,還是即將要召開的武林大會都沒有好處。再者,祭出陽神後肉身便毫無抵抗能力,哪怕是一位身受重傷的匈奴兵都可以把肉身砍為齏粉,這樣的險絕不能冒。
既然沒能成功擊殺沙坨可汗,那就回頭收拾那些匈奴騎兵好了。
當吳崢返回幷州城下的主戰場時,才發現四萬多匈奴騎兵,被殺的被殺,逃跑的逃跑,竟然早就光光的了。而看到正站在那裡指揮善後的關向英時,吳崢也就明白了百勝將滿如海的安排。
一定是滿如海得到寧天賜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就讓被寧天賜從鳴沙城替回來的關向英馳兵救援幷州,不然關向英是不可能這個時候就出現在這裡。
四百七十章 “勢”由何而來
當吳崢率兵進入幷州城時,街道兩側全部是歡欣鼓舞而夾道歡迎的普通百姓,甚至有人振臂高呼“逍遙王萬歲”,一些士兵也隨即附和起來。漸漸地,整座幷州城內響起了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儘管邊境上已經有接近五十年未發生大的戰事,可是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記得五十多年前,特別是七十年前那場差點滅掉顧家王朝的大戰。
當時就是黑遼國與匈奴聯合起來,對中原大地實行突襲而引發的一場異乎尋常的戰爭。最終使中原北部的邊境之地,特別是幷州、幽州、順天三府,可謂流血漂櫓,屍橫遍野。數百萬平民百姓慘遭遊牧民族鐵蹄的蹂躪,以至於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所以,親眼看到逍遙王吳崢率領幽、並兩州人馬,不僅把一向兇悍的四萬多匈奴騎兵殺的七零八落,而且還是以少勝多,以極小的代價換來久違的大勝,老百姓怎能不歡欣鼓舞,得勝而歸計程車兵又如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