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閃自己的長劍,由於吳友聰右手持劍平推,身體的力道正集中在身體的右半邊,也就是說吳友聰若是躲閃的話,一定是身體右移,如此一來吳友聰的左肩部就露出了空當。

孰料吳友聰不但沒有躲閃,捏著劍訣虛立於胸前的左手,竟突然屈指,用中指和食指同時在柳超峰刺去的劍尖上彈了一下,叮的一聲,柳超峰的劍尖頓時偏移了方向,轉而刺向吳友聰的右胸。

這突然之間的變化,瞬間使兩人的打鬥變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只不過,吳友聰的劍是直刺柳超山的左胸心臟部位,而柳超山的劍卻是刺向吳友聰的右胸。孰重孰輕,不僅兩人心中明白,臺下觀戰的柳超峰和吳繼宗也是看的真真切切。

這一劍下去,勝負自然也就分出來了。自然是傷重,甚至一命嗚呼的柳超山落敗。

柳超山豈能甘心?

百忙之中猛力扭動身體,試圖躲開對方直刺心臟的長劍,同時右手手腕向上一抖,手中長劍的劍尖迅速抬起,原本刺向吳友聰右胸,改而刺向了右側脖頸。

無需刺中咽喉,只要刺破吳友聰脖頸上的大動脈,也是絕無活路可言的。

眼看兩人都要死於對手劍下,吳友聰卻在這電火石花間再次變招。

本是掌心向上握劍水平推刺的他,竟然再次出乎常理地把右臂向上向外擰了半圈。這是正常人無論如何都難以做到的。藉著這難以想象的變招,整個上半身陡然矮下去半截不說,還以右腿為支點,成側撲的姿勢,不僅躲過了柳超山中途變向刺向脖頸的長劍,而且連人帶劍,同時撞入了柳超山的懷裡。

只聽噗的一聲輕響過後,左腹上部中劍的柳超山,便應聲仰面摔倒在了擂臺上。

不用問,第二場是吳家堡贏了。

第二十八章 平局

一平一負的結果,可不是柳超峰想要的。如此一來,即便下一場贏了,也只能和吳家堡打個平手。

仔細檢視了一眼柳超山的傷勢,由於吳友聰為了自保,不得不捨棄了柳超山的心臟部位,還是在柳超山的左上腹部刺了個對穿,所以,雖無生命危險,沒有一年半載的時間,柳超山是無法恢復的。

一平一勝的結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儘管這樣的結果已經讓吳家堡暫時立於不敗之地,可是吳繼宗心裡卻絲毫都輕鬆不起來。

已經打定主意,眼下兩車難以拼湊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帶有字跡的碎石片說什麼也不會交給柳林堡,此時吳繼宗腦子裡卻一直在想吳春回來後對他說的話。

放牛娃吳崢不僅沒有捉到,反而發現了一個暗中幫助吳崢逃跑的人,而且那人身手之高,按吳春的話說則是“平生僅見”。究竟是誰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此人一定是吳家堡內部的人。不然,外人是絕不會知道藏在吳崢身上的秘密的。

儘管柳林堡的人也約略猜出了點什麼,否則是不會派人前去捉拿吳崢。可吳繼宗相信自己的判斷,柳家的人顯然是來到吳家堡之後,才心生懷疑的。所以,除了現場跟隨柳超峰過來的人外,是不可能事先有人知道吳崢是第一個發現吳家祖墳旁,四壁上刻有字跡坑洞的人。

一邊在心中思索,一邊轉頭,目光逐一掃過擂臺下吳家弟子的臉,希望從中能發現一絲端倪。至於南溪北岸那些看熱鬧的人,吳繼宗只是匆匆掃了一眼,也看見了站在地勢稍高處的吳淦,不過吳繼宗是不相信幫助吳崢逃跑的人會出現在那些人之中。一無所獲的吳繼宗,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正在比試的擂臺上。

吳柳兩家第三場比武是吳友仁對陣柳未然。

對於吳友仁,整個吳家堡中,是不會有人比吳繼宗更瞭解了。同樣,作為柳超峰左膀右臂的柳未然,吳繼宗也是知根知底。不僅是柳家的武術教頭,也是柳超峰身邊出謀劃策的人之一。

這時,吳友仁與柳未然早已動上手了。

吳友仁是一條平時纏在腰間的軟鞭,長有六尺,粗不過拇指粗細。這還是吳友仁的祖父留下來的,是用反覆在滾油中浸煮陰乾,陰乾浸煮的熟牛皮和百年蟒蛇皮,纏繞一根極細,卻又柔軟可以繞指的精鋼絲編織而成。

因此鞭甩動時聲如霹靂,所以被稱為“霹靂鞭”,在武林中也算是一件小有名氣的軟兵器。

而柳未然手中則是一柄短劍,只有正常青釭劍七成長短,從頭至尾只有二尺出頭。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由兩人手中的兵器,不難看出柳未然擅長近身搏鬥,而吳友仁則喜歡與對手拉開距離,不然難以發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