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柳如煙和鐵凝兩人外公的家?
又是一連串的疑問,吳崢暫時放下關於柳如煙是如何認出自己的問題,找人打聽了一下週府的情況,一問之下,果然是鐵凝的外公家。
一副遊手好閒的樣子,吳崢溜溜達達來到了周府外院的祠堂院門前,只見半人高的圍牆內,是一間房門虛掩的祠堂。東面有兩間廂房,一位老蒼頭正坐在陰涼地裡,半眯著眼睛不知在想些什麼。
仔細想了想柳如煙的留字,半夜之前,豈不是也包括現在嗎?所以吳崢便動起了心思。
先是撿起地上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啪一聲擊打在院門上,躲在一邊看到眯著眼睛的老蒼頭聞聲站起來,並步履蹣跚走出院門檢視的時候,趁機一個翻身越過圍牆,再一閃身便進入了稍顯幽暗的祠堂內。隨手把祠堂門重新按照原樣關好,吳崢開始尋找神龕下的密室何在。
只見靠祠堂北牆是一張挑山幾,几上密密麻麻擺放著一排牌位,而在牌位的正中間的確有一張神龕,其中供奉的卻是周王朝姬旦周公之神像。輕輕搬起神龕,只見神龕下面的挑山几上有一個拳頭大小的黑洞,隱約可見裡面有一個小小的鎖孔。
三百七十四 一枚棋子
急忙取出柳如煙給的那把鑰匙,插進去輕輕一轉,隨著輕微的咔嗒聲響起,整張挑山幾竟然微微挪出來一尺左右的位置。隨即一個僅能容一人鑽入的洞口就出現在了吳崢眼前。
在進與不進之間猶豫了剎那,吳崢隨手抽出罩在長衫裡面,別在腰間的凌雲劍,一低頭就鑽了進去。
漆黑一片的密室內,吳崢只能透過輸入真氣到凌雲劍中,藉助劍身發出的微末毫光迅速觀察了一圈。
密室並不大,僅有一丈長,半丈寬大小。而且,室內除了地面上四個蒲團外,根本就沒有其他任何物件。
“不好,難道又中計了?”
心頭暗驚之下,吳崢抬腳就要從入口鑽出去,只是當身體已經冒出去大半個,卻沒有發生絲毫異常。就連外面的祠堂中也毫無動靜,只有院子裡老蒼頭咕咕噥噥的自言自語聲。
多少有些不甘心的吳崢再次縮身回來,不管柳如煙是出於何意,絕不可能讓自己到這空空如也的密室中來,因為根本就毫無道理。既然不是事先佈置好的陷阱,那麼這裡面就一定隱藏著什麼東西。
心中如此判斷著,吳崢開始仔細觀察密室內每一寸地面和牆壁。果然,在右側的牆壁上吳崢發現了一處異常所在。一個僅有拇指指肚大小,看似與牆壁一體而稍顯光滑的凸起,頓時引起了吳崢的注意。稍微後退了半步,側過身體,伸出左手拇指在凸起上輕輕一按。
嚓啦一聲,牆壁上突然出現了一道四四方方,僅有尺許的洞坎。藉助手中凌雲劍發出的毫光,看到洞坎中擺放著一隻與洞坎差不多大小的木盒。先是用凌雲劍劍尖挑了挑,發現沒有異常後,便整個把木盒取了出來。
見上面同樣掛著一把銅鎖,吳崢只是下意識把手中那把鑰匙插進去試了試,沒想到銅鎖竟然應聲而開。當吳崢把木盒開啟後,頓時愣在那裡。
怪不得伸手搬動木盒時,並未感覺到有什麼分量,原來裡面是一大摞銀票。畢竟凌雲劍上的光亮太暗,吳崢只能隱約辨認出有“匯通”二字,於是也不再去關注上面的金額,乾脆一股腦都取出來塞入了懷裡。
銀票之下,則是一本小冊子,吳崢也不去看裡面的內容,與銀票一起收起來後,發現密室內再無其他,便把木盒重新鎖好,又放回洞坎中,並恢復原樣後,迅速離開密室回到了祠堂裡。
只是,這一次吳崢想要離開祠堂可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老蒼頭就坐在外面東廂房的廊簷下。只要祠堂內發出一點動靜,必定驚醒對方。而祠堂內,除了身後的密室外,根本沒有其他可藏身之處。
“怎麼辦?”
吳崢暗問了自己一句,連試圖恢復挑山幾的位置都沒敢嘗試。不是怕被周府的人發現,而是擔心因此遺禍給柳如煙。
當吳崢發現密室中只有這些銀票和那本還不知道內容的小冊子時,就已經在心中原諒了柳如煙以往的一些舉動。而且,吳崢猜測,柳如煙應該也是想借此來彌補她曾經對鐵凝,以及自己所作所為的一些過失。
要知道,招兵買馬也好,行軍打仗也罷,都是燒錢的行當。僅是三寶縣那裡的三萬軍隊,每個月的糧草軍需恐怕就需要十幾萬兩的銀子。這還沒開始打仗,一旦打起仗來,所需會更驚人。
自從在太白峰商量過天下大事之後,雖然誰都沒有主動提及銀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