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東上丈餘開新穴一處,殮啟之遺骸。……。”
由此可知,剛才吳崢無意中墜落其中的空間,正是劍痴為微子啟重新修建的墓穴。而最初感覺水流沒有迅速漲起來,則是灌入了微子啟原來因地震而崩塌的舊穴之中了。
“……。收殮其遺骸時,意外得見甲骨數十,隱見其上刻有縱橫劍式。心喜之餘整理劍招七。因劍式凌厲飄逸,遂復鑿一石室於啟之新墓西南丈餘之上。潛心於此鑽研數年,再得劍式二,併為九式,名之曰‘凌霄九式’。……。”
吳崢不能不驚訝,原來《凌霄九式》竟來源於微子墓中。原本七招,後經劍痴推演變為九招。而“凌霄九式”的名稱,以及口訣均是來自劍痴對甲骨上所刻劍招的理解心得。
“……。老夫畢生執著於劍道,不料垂垂暮年方得此精妙劍招,實乃命也運也。自知不久於世,故刻劍招及口訣於此。乃於金聖九年春二月晦日,封絕通道,靜待有緣人。……。”
果然另有出口,只是被劍痴臨死前,也就是金聖九年二月三十日封死了。
“……。有緣入此石室者,即吾之門人,三拜九叩之後,可於此習此曠世絕學。此劍名為昊月,乃為師平生珍愛之物,權當拜師之見面禮。潛心修煉,並守墓三年,替為師收殮遺骸,自可出世仗劍橫行於天下。”
接下來是一套異常繁複的劍招,仔細觀看大有凌霄九式的模樣,吳崢當即就明白了。這應該是劍痴由微子啟墓中得到的甲骨上刻有的七式劍招。吳崢不由用心牢牢記在腦海中。
由劍痴的口氣中,把凌霄九式視為“曠世絕學”,雖然現在掌握的凌霄九式也算是不錯的劍招,可是並沒有給吳崢一種曠世絕學的感覺。
“會不會是自己,或者乾道人對《凌霄九式》口訣領悟有誤,還是劍痴當年並沒有辦法把胸中領悟到的劍招徹底講明白所致呢?”
“吳公子,水已漫上來了。”
突然聽到門外百變天狐的提醒,吳崢才想起來了,自己一直專心於恢復真炁,閱讀石臺四壁的字跡,竟然忘記了時間。
開啟石門一看,果然灌入的河水就要漫過第九級臺階了。
怎麼辦,劍痴說要拜他為師,而且還要為其守墓三年。三拜九叩容易,守墓三年怕是說什麼都做不到了。
吳崢本不是拘泥不懂權衡的人,略坐沉思後,噗通跪倒在石臺之下,面對上面倚石柱而坐劍痴的骸骨,恭恭敬敬行了三拜九叩之禮,口中輕聲說道:
“師傅在上,弟子吳崢實在無法遵從師囑在此為師傅守墓三年,只能把師傅遺骨帶出去,易地安葬之後,再為師傅守墓了。”
原來的包裹被遺落在地面的房間裡了,吳崢不得不再次脫下身上長衫,把石臺上劍痴的遺骸小心翼翼收了起來。
只是剛剛從石臺上下來,想要尋找石室的出口時,突然之間,劍痴骸骨倚靠的那根腰身粗細的石柱咔嚓一聲竟然從中折斷了。隨即,頭頂上的石室頂板也傳來隱隱的轟隆聲。
不好,石室要坍塌。
吳崢一個健步跑到石門處,隨手拎起百變天狐,迅速潛入了已經漫進石室,下面空間中足有一人高的深水中。
讓吳崢萬沒有想到的是,石室頂板上只是掉下來為數不多的幾塊石頭後,竟如同河水決堤般,一霎時湧入了大量的河水,瞬間把下面所有的密室都灌滿了。
潛在水中的吳崢也當即明白了,師傅劍痴四百多年前開鑿的石室,竟然是在微山湖湖底。
二百三十八 奴家說話算話
由於手中有包裹著師傅劍痴遺骸的長衫以及那柄昊月劍再者吳崢也不打算始終帶著百變天狐這樣一個危險的人物所以在潛出湖面前伸手解開了百變天狐身上被封的穴道。@bsp; 當吳崢奮力游出湖面時早已是第二天的下午空中的日頭業已偏西即將落山了。
轉頭看了看不遠處的微山島雖然看不見柳如煙等暗神組織的成員不過想想他們突然看到地下密室不僅瞬間被灌滿了還開始往外溢水時的表情應該挺逗。至於他們會守在那個出口多久吳崢無心去猜想。只是可惜那柄定親時鐵儒林送的見面禮降龍木陰沉木做的木劍肯定是落入暗神組織手中了。
辨別了一下方向吳崢還是按照既定的方針向微山湖南岸游去。本就打算到金陵城住段時日剛才在地下時又聽柳如煙說鐵凝落入了他們手中吳崢更要趕去證實一下。
天黑前當吳崢登上微山湖南岸並一路疾行不到一個時辰後竟然發現百變天狐還隱隱綴在自己身後。開始吳崢並未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