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吳崢上前一步,抱拳躬身與兩人見禮。
“學生吳崢拜見秦王殿下,拜見太師大人。”
身側的顧柔,也雙手抱拳,不過口中並沒有任何稱呼。看起來,反倒更像是吳崢的隨從保鏢。
“逍遙王無需多禮,請進,請進。”
堂堂大皇子秦王殿下親自迎接出來,雖說是過氣的皇子,還是給了吳崢很大的面子,儘管吳崢並不稀罕。
而太師柳史青也變得十分謙恭,以平輩之禮,還了吳崢一禮。只是當他的目光看到同樣抱拳施禮的顧柔時,不由愣了剎那。
“可是雲中燕顧柔顧女俠?”
“承蒙江湖中人抬愛,小女子顧柔有禮了。”
“可是江南燕廬山居士柳大俠的高足?”
顯然秦王顧凡也聽說過顧柔的大名。
“顧女俠,請進。”
顧凡在前,吳崢與柳史青隨後,顧柔又落後了吳崢一兩步,最後則是節度使周翔,五人先後來到節度府大堂。顧凡坐在了帥案之後,吳崢與柳史青分左右坐定,顧柔則站吳崢身後,周翔卻坐在了柳史青的下首。
“逍遙王由幷州府輾轉而來,一路辛苦了。”
“多謝殿下掛念,一路上倒也還算安靜。”
“逍遙王可是為黑遼國那五千輕騎兵而來?”
柳史青沒有再拐彎抹角,上來便直奔主題。
“不錯。如今天下動盪,實不宜再引外敵侵入。學生自不會眼睜睜看著天下生靈慘遭塗炭。”
既然柳史青把話說明了,吳崢也不再客氣,直指是對方勾結黑遼國,導致外敵侵入。順便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逍遙王可知那黑遼國的五千輕騎兵是因何而來嗎?”
“學生不知,正想請教柳太師。”
“好吧,這件事也沒什麼好隱瞞的。”
柳史青三言兩語就把為何要借來黑遼國五千輕騎兵的原因解釋清楚了,和吳崢得到的情報基本吻合,正是為了防備隱藏在暗中的三皇子宋王顧是。
“兄弟鬩牆本就是國家之大不幸,為何還要引本朝世代仇敵之黑遼國入侵?”
顧忌大皇子顧凡的臉面,吳崢沒有說出“勾結”兩字。
聽到吳崢的質問,柳史青和大皇子顧凡對視一眼,隨即示意周翔把大堂上的閒雜人等一律摒棄後,柳史青才從懷裡取出來一張黃色的卷帛。
“請逍遙王過目。”
看顏色很像是聖旨的樣子,吳崢接過來一看,騰一下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拿在手裡的黃絹,果然是黃上顧舒留下的一道密旨。恭恭敬敬讀完了聖旨的內容,特別注意了一下下旨的日期,發現竟然是十日之前,也就是自己收復幷州府之後不幾天。吳崢不由流露出一臉的疑惑,看向顧凡和柳史青。
其實,吳崢心裡並沒有什麼疑惑。早在太白峰的時候,就已經猜到皇上顧舒極有可能是假死,如今終於得到了證實,吳崢心中有的只是驚訝。
“逍遙王明白了吧?這也是遵照皇上的旨意行事。”
的確,聖旨上的意思便是要求柳史青在必要、或者關鍵時刻,可以藉助外來力量來抵禦暗神組織,或者宋王顧是的勢力。對於密旨中提到的“外來力量”並不難理解,以皇上顧舒的精明是不可能不知道經營順天府多年的柳史青,暗中與黑遼國勾結的勾當。所以,雖然沒有名言,但是任誰一眼都能看明白。
“皇上現在何處?境遇如何?”
這才是吳崢最關心的事情。
見顧凡和柳史青一起搖頭,吳崢一時間還真不好判斷兩人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請問秦王殿下、柳太師,黑遼國一直對中原大地虎視眈眈,萬一一時不慎,援兵變成了入室之狼,將來又該如何收場?”
“這便是秦王殿下邀請逍遙王到此一晤的緣故了。”
吳崢不是很明白柳史青的這句話。
“不知本王是稱呼逍遙王妥當一些,還是妹夫妥當一些呢?”
秦王顧凡一句話等於在提醒吳崢:你的一舉一動我們都很清楚,包括綵鳳公主顧鸞藏身於臨山城內,包括你們之間已經私定終身等等等等。
四百一十九 悉身世情定三生
五個人在節度府大堂內一直商量到入夜,勉強留下來陪秦王和柳史青用過晚飯,吳崢才與顧柔一起返回寧府。先去看了看青蓮一家三口,見寶兒已經睡下,吳崢囑咐了青蓮和尤氏兩句,無非是好好休息,等過兩天再啟程不遲之類的話。